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过刊浏览

2024年 22卷 16期 刊出日期:2024-08-25 目录

临床医学论著

幽门螺杆菌与心房颤动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的Meta分析

贾博超,朱雪萍,栾玉洁,薛文静,张笑涵,胡元会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系统评价幽门螺杆菌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外8个数据库,检索时限截至2022年12月。检索有关幽门螺杆菌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的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其中15篇病例对照研究,1篇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总样本量为3 183例,幽门螺杆菌阳性共1 553例,队列研究样本量180例,心房颤动累计发生39例,纳入研究总体质量较高。Meta分析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增加心房颤动的发生风险[OR=2.14,95%CI(1.82,2.52),P<0.000 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亚洲[OR=2.24,95%CI(1.86,2.71),P<0.000 01]与非洲[OR=4.87,95%CI(2.49,9.52),P<0.000 01]人群中幽门螺杆菌增加心房颤动的发生风险,而在欧美人群中幽门螺杆菌与心房颤动的发生无关。心房颤动病人中幽门螺杆菌阳性者与幽门螺杆菌阴性者相比,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MD=-0.33,95%CI(-0.50,-0.17),P<0.000 1],血清C反应蛋白(CRP)[SMD=2.02,95%CI(0.53,3.50),P=0.008]、同型半胱氨酸(Hcy)[MD=7.77,95%CI(5.43,10.12),P<0.000 01]水平升高。漏斗图显示,纳入文献分布基本对称,提示存在发表偏倚可能性较小。结论:当前研究证据表明,在亚洲与非洲人群中幽门螺杆菌增加心房颤动的发生风险,幽门螺杆菌可能通过影响血清HDL-C、CRP、Hcy等相关指标,促进心脏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导致心房电重构和结构重构,引起心房颤动发生、发展。受限于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未来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

中药调节肠道菌群的物质基础及用药规律研究

袁一顺,刘中勇,刘言薇,黄浪浪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联合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中药调节肠道菌群的物质基础和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获取肠道菌群相关作用靶点,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为筛选条件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中筛选出靶点相关活性成分及中药。利用Cytoscape 3.8.1软件构建靶点-活性成分、靶点-活性成分-中药复合网络,再使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析中药的性味归经及用药规律。最后将肠道菌群相关核心靶点与中药核心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筛选得到肠道菌群相关作用靶点115个,其中与活性成分相匹配的靶点67个,根据度值筛选得到31个肠道菌群相关作用核心靶点、154个关键活性成分以及关联中药390种。与肠道菌群作用相关的中药药味以苦、辛、甘为主,药性以寒、温、平居多,归经多归于肝、肺、胃、脾经。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核心靶点与核心化合物之间具有较好的结合性。结论:通过较为系统地探索中药调节肠道菌群的物质基础及用药规律,可为中药调节肠道菌群的理论探讨、临床及实验研究提供相应参考。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H型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李志情,韦玉连,孙文昊,黄绮恩,温睿诗,唐耀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系统评价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2月25日,收集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试验组)对比常规西药(对照组)治疗H型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同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文献质量,运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项RCT,涉及1 327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SMD=-2.77,95%CI(-3.52,-2.02),P<0.000 01]、收缩压[MD=-10.42,95%CI(-12.91,-7.93),P<0.000 01]、舒张压[MD=-8.92,95%CI(-10.38,-7.46),P<0.000 01]、C反应蛋白(CRP)水平[MD=-10.73,95%CI(-11.34,-10.11),P<0.000 0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MD=-16.17,95%CI(-17.04,-15.30),P<0.000 01]、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水平[MD=-30.69,95%CI(-31.90,-29.47),P<0.000 01]、不良反应发生率[RR=0.38,95%CI(0.15,0.92),P=0.0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叶酸[MD=7.11,95%CI(6.61,7.61),P<0.000 01]、维生素B12水平[SMD=2.44,95%CI(2.1.77),P<0.000 01]、临床疗效总有效率[RR=1.21,95%CI(1.15,1.28),P<0.000 0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有可能提高H型高血压病人的临床疗效,降低Hcy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更高,但临床疗效结论仍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成丽,张宁,刘璐瑶,焦雪妍,张艺凡,陈云,兰真真,刘新灿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搜集关于丹参酮ⅡA磺酸钠与心绞痛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截至2022年9月30日。由2名参与人员独立筛查文献、提取信息并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涉及2 975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总疗效[OR=3.32,95%CI(2.66,4.15),P<0.000 01]、心绞痛发作次数[MD=-1.38,95%CI(-1.83,-0.92),P<0.000 01]、心绞痛持续时间[MD=-6.27,95%CI(-8.06,-4.48),P<0.000 01]、心电图疗效[OR=2.54,95%CI(1.92,3.36),P<0.000 01]、总胆固醇[MD=-1.20,95%CI(-1.68,-0.71),P<0.000 01]、三酰甘油[MD=-0.50,95%CI(-0.74,-0.26),P<0.000 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D=0.17,95%CI(0.01,0.33),P<0.000 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D=-0.54,95%CI(-0.84,-0.24),P<0.000 01]均优于单纯使用常规西药。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前证据表明,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但其安全性仍需要较多的研究提供更加可靠的证据。

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体外循环术后低心排血量的预测价值

温萌,张伟华,马宁,李明,孙晓柯,刘洋,张俭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行体外循环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15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外循环术后是否出现低心排血量,将病人分为低心排血量组(52例)和非低心排血量组(102例)。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低心排血量事件的影响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调整混杂变量,分析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和传统标志物与低心排血量事件的关联性。GRACE风险评分探讨支链氨基酸和传统标志物结合后对低心排血量的预测能力。Cox回归评价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和传统标志物之间的交互作用。建立回归方程y=1-1/(1+e-z)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脑钠肽、肌钙蛋白I、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等是低心排血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脑钠肽、肌钙蛋白I、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水平的升高,与低心排血量事件的关联效应也更强。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和传统标志物结合,会提高GRACE风险评分对低心排血量的预测能力。异亮氨酸联合脑钠肽前体对低心排血量事件的预测效应最高。经Bootstrap自抽样,预测模型区分度、准确度较好。结论: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和低心排血量密切相关。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加入传统标志物中,会提高对低心排血量的预测能力,有助于改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预后。

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张萍萍,韩宇博,姚春丽,邹国良,隋艳波,刘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痰瘀互结型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3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一科门诊的MS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病人7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PG)、血清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中医证候积分、BMI、SBP、DBP、TG、TC、LDL、FPG、FINS及HOMA-I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oCA评分及HDL水平均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加味黄连温胆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可有效改善MS合并MCI病人的临床症状,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认知功能,且无不良反应。
基础医学论著

丹曲胶囊扶正固本及增强心功能的实验研究

陈金锋,杨波,石伊娜,谢人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丹曲胶囊对雄性KM小鼠抗疲劳时间、重要脏器、腺体、骨的影响。方法:将体质量18~20 g雄性KM小鼠50只随机分为丹曲胶囊小剂量组、丹曲胶囊中剂量组、丹曲胶囊大剂量组、对照组、十全大补丸组5组,每组10只。丹曲胶囊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分别给予丹曲胶囊0.6、1.2、2.4 g/kg灌胃,十全大补丸组给予十全大补丸1.2 g/kg灌胃,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水灌胃,每日灌胃1次。比较各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转棒疲劳时间、重要器官脏器指数等。结果:丹曲胶囊小、中、大剂量组小鼠转棒疲劳时间较对照组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曲胶囊小、中、大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较对照组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曲胶囊小、中、大剂量组肝、脾、肾等重要脏器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丹曲胶囊各剂量组胸腺脏器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肾上腺、精索前列腺脏器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丹曲胶囊小、中、大剂量组骨重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骨长度、骨折力、压碎力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曲胶囊用于雄性KM小鼠的实验中,有扶正固本的作用,可以抗疲劳、改善骨质疏松、无重要器官损伤,可以为心血管本虚标实病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花黄色素调节AMPK/SIRT1/NF-κB信号通路对冠心病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

包立民,姜焜,王菊,黄方,陈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花黄色素(SY)调控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转录因子-κB(NF-κB)对冠心病(CHD)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生理盐水)、模型组(Model组,生理盐水)、SY组(100 mg/kg SY)、EX-527组(47 mg/kg EX-527)、SY+EX-527组(100 mg/kg SY+47 mg/kg EX-527),每组12只,持续4周给予相应药物。试剂盒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心肌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进行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AMPK/SIRT1/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Model组大鼠心肌细胞数量少且排列杂乱,细胞核皱缩,TC、TG、LDL-C、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IL-6、TNF-α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及NF-κB蛋白水平明显上升(P<0.05),SOD、GSH-Px水平及磷酸化-AMPK(p-AMPK)/AMPK、SIRT1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Model组比较,SY组大鼠心肌细胞数量增多且排列整齐有序,TC、TG、LDL-C、ox-LDL、IL-6、TNF-α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及NF-κB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SOD、GSH-Px水平及p-AMPK/AMPK、SIRT1蛋白水平明显上升(P<0.05);而EX-527组以上指标呈现相反趋势。与SY组相比,SY+EX-527组大鼠心肌损伤加重,TC、TG、LDL-C、ox-LDL、IL-6、TNF-α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及NF-κB蛋白水平明显上升(P<0.05),SOD、GSH-Px水平及p-AMPK/AMPK、SIRT1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SY可能通过调控AMPK/SIRT1/NF-κB通路降低氧化应激,减轻炎症反应,对冠心病大鼠心肌损伤起到一定改善作用。

黄芪甲苷通过高尔基体应激调控高糖诱导RGC-5细胞氧化应激、凋亡、自噬的机制研究

张茜玉,黄坤,李红敏,曹敬华,张磊,王雅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究黄芪甲苷对高糖诱导RGC-5细胞氧化应激、凋亡、自噬的影响,并探究其与高尔基体应激之间的关系。方法:将不同浓度葡萄糖(5、35 mmol/L)处理的RGC-5细胞设为正常(NG)组、高糖(HG)组;不同浓度黄芪甲苷(20、40、60、80、100 μmol/L)处理高糖RGC-5细胞,筛选最适浓度60 μmol/L。将si-NC、si-高尔基磷蛋白3(GOLPH3)转染至高糖和黄芪甲苷共处理的RGC-5细胞,设为黄芪甲苷+si-NC组、黄芪甲苷+si-GOLPH3组。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活性氧(ROS);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锭(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细胞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Ⅰ(LC3Ⅰ)、自噬蛋白(p62)、高尔基体外膜蛋白(GOLPH3)的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实验检测GOLPH3表达。结果:与NG组相比,HG组RGC-5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ROS、MDA明显升高,SOD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LC3Ⅱ蛋白明显升高,LC3Ⅰ、p62蛋白明显降低,GOLPH3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黄芪甲苷(20、40、60、80、100 μmol/L)处理高糖诱导RGC-5细胞最适浓度为60 μmol/L。黄芪甲苷明显反向调控HG组细胞上述指标。沉默GOLPH3能够明显增强黄芪甲苷对高糖诱导RGC-5细胞中上述指标的负向调控。结论:黄芪甲苷可减轻高糖诱导RGC-5细胞的损伤,抑制高糖诱导的氧化应激、凋亡和自噬,其潜在的机制与激活高尔基体应激有关。
综述与进展

长链非编码RNA与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刘毅,杨培丽,路美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心房颤动(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病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因此,探寻新的治疗策略变得越来越必要。长链非编码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 nt的非编码RNA,其在多水平调控基因表达。一些lncRNAs可能与AF相关。参与结构重塑、电重塑等的lncRNAs可能成为AF诊断及治疗的靶标,而参与自主神经重构的lncRNAs可能为AF的预后及复发带来新的启示。

心外膜脂肪组织对心房颤动影响的研究进展

李林文,黄雷,李苗苗,田瑞,林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而心外膜脂肪组织已被大量研究证明其在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心外膜脂肪组织的研究有助于综合评估心房颤动的严重程度,以期为心房颤动的诊治提供新的方向。

sST2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武华荣,贾永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诊断、预后评估、临床决策等方面的作用,为揭示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卵圆孔未闭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刘丽萍,郭林静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卵圆孔未闭在成年人中发病率较高,但大多数病人没有临床症状。卵圆孔未闭作为一个危险因素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未被重视。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卵圆孔未闭可能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现就卵圆孔未闭相关疾病的临床特点、发生机制和治疗进行综述。

姜黄非营养素对脑血管疾病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田艳芝,段睿睿,孙雅轩,宁慧,韩世范,丁永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脑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膳食模式在脑血管疾病防治方面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物质,姜黄含有丰富的非营养成分,如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等,对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综述姜黄非营养素在脑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阐述其抗氧化应激、抗炎和代谢调节作用机制,旨在为姜黄食疗产品的研发应用和家庭护士食疗护理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西医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董紫琲,赵敏,刘飞祥,蒋亚楠,李艺鸣,郑育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为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必不可少。现代医学多从病因角度进行造模,以各种方式阻断大脑中动脉血流来造成脑缺血。中医学注重辨证论治,建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以模拟不同证型脑卒中病人的临床表现。现对缺血性脑卒中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缺血性脑卒中模型的制备与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心血管病临床观察/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院内血红蛋白下降对出院后30 d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

陆瑶,高阳,刘艳秋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院内血红蛋白下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短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扬州大学附属医院2020—2022年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的病人673例,选取其中至少测量2次血红蛋白的病人432例,包括入院和院内最低血红蛋白值。入组病人出院后随访30 d,并根据随访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进行分组,其中138例病人在出院后30 d内发生MACE(MACE组),294例病人未发生MACE(非MACE组)。结果: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表明,院内血红蛋白下降与出院后30 d内发生MACE之间独立相关[HR=2.031,95%CI(1.159,3.561),P=0.013]。在调整临床变量后,院内血红蛋白每下降10 g/L发生MACE的风险比为1.234[HR=1.234,95%CI(1.039,1.466),P=0.017]。与无血红蛋白下降组相比,血红蛋白下降<30 g/L组发生MACE的风险增加约2倍[HR=1.951,95%CI(1.087,3.502),P=0.025];血红蛋白下降≥30 g/L组发生MACE的风险增加约3倍[HR=2.822,95%CI(1.139,6.990),P=0.025]。结论:院内血红蛋白下降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短期预后相关。

血清NLRP3对STEMI病人PCI术后非梗死相关动脉预后的预测价值

陈霞,李敏,何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血清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干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非梗死相关动脉(non-IRA)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67例合并多支血管病变(MVD)的STEMI病人,均在PCI成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后3~7 d行PCI干预non-IRA。依据术后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MACE组(21例)与非MACE组(4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病人血清NLRP3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NLRP3对PCI干预多支血管后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Cox回归模型分析PCI干预多支血管后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MACE组高脂血症发生率、Killip分级Ⅱ级或Ⅲ级比例明显高于非MACE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非MACE组(P<0.05)。MACE组NLRP3及LDL-C水平明显高于非MACE组(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NLRP3预测行多支血管PCI后STEMI病人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9[95%CI(0.825,0.972)],最佳截断值为89.0 pg/m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4%,89.1%。Cox回归模型表明,高NLRP3、低LVEF、Killip分级Ⅱ级或Ⅲ级是多支血管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NLRP3与STEMI病人行多支血管PCI预后有关,对PCI术后MACE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为STEMI病人行多支血管PCI的预后评估提供指导。

基于心电图参数QTd、QRSd与多指标特征构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

唐仁春,孙静,陈长征,周金环,赵嫦清,杨丽霞,蔡春燕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心电图参数QT离散度(QTd)、QRS离散度(QRSd)与多指标特征构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213例STEMI病人,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构建STEMI预后不良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校准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鉴别能力、准确性。结果:出院后3个月采用电话或门诊随访,3例失访,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0.00%(42/210)。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QTd、QRSd、校正的QT间期(QTc)、血清信号素4D(Sema4D)、左室射血分数(LVEF)是STEMI病人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将上述5个变量纳入构建STEMI预后不良列线图预测模型,该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892[95%CI(0.801,0.934)],校准曲线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度。结论:基于心电图参数与多指标特征构建STEMI预后不良预测模型具有可靠性,可为STEMI预后评估提供客观、有效的工具。

血清硒蛋白S与心肌梗死病人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关系

王也,景昊然,高善龙,苏适,曹荣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血清硒蛋白S与心肌梗死病人药物洗脱支架(DES)术后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3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05例心肌梗死病人为研究对象,均采用DES植入术治疗,治疗后随访1年,根据ISR发生情况将病人分为ISR组与无ISR组。记录两组病人一般资料、出院时血清硒蛋白S水平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分析血清硒蛋白S与心肌梗死病人DES术后ISR的关系。结果:105例病人中,103例完成最终随访,其中14例(13.59%)出现ISR。ISR组体质指数(BMI)大于无ISR组,平均支架直径小于无ISR组,出院时血清硒蛋白S水平低于无ISR组,出院时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无IS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院时血清硒蛋白S水平过低会增加心肌梗死病人DES术后ISR发生风险(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出院时血清硒蛋白S预测心肌梗死病人DES术后ISR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95[95%CI(0.805,0.985)],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出院时血清硒蛋白S水平过低会增加心肌梗死病人DES术后ISR的发生风险,可作为临床早期预测ISR发生风险的辅助指标。

系统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应用时机对高危冠心病病人PCI术疗效的影响

李吉旭,孟宪亮,李伟,梁浩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系统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不同置入时机对冠心病病人行PCI术疗效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IABP置入时机对冠心病病人行PCI术预后影响的文献,采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IABP留置时间[MD=-17.52,95%CI(-33.84,-1.20),P=0.04]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MD=-733.85,95%CI(-1018.06,-449.64),P<0.000 01]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MD=9.23,95%CI(7.63,10.82),P<0.000 01]、平均心率[MD=3.91,95%CI(2.05,5.77),P<0.000 1]和左心室射血分数[MD=3.81,95%CI(1.36,6.26),P=0.002]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现有证据表明,与术中、术后被动置入IABP相比,术前预防性应用IABP改善冠心病病人PCI术围术期的临床疗效更佳,且不良反应更少。

心脉隆注射液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病人NT-proBNP变化率的影响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田艳珍,崔继婷,赵金芳,左晓霞,王汉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心脉隆注射液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力衰竭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分析治疗过程中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变化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2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65例AMI后心力衰竭病人,均予以心脉隆注射液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治疗期间检测NT-proBNP,计算NT-proBNP变化率,根据出院12个月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建立交互作用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T-proBNP变化率对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65例AMI后心力衰竭病人随访12个月,预后不良19例(29.23%),预后良好46例(70.77%)。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心率、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Killip心功能分级、NT-proBNP变化率为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治疗1周内、治疗2周内NT-proBNP变化率与病人缺血性脑卒中/TIA、年龄、心率、Killip心功能分级均存在交互作用;绘制ROC曲线发现,治疗1周内、治疗2周内NT-proBNP变化率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4,0.721,对病人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接受心脉隆注射液与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1周内、2周内NT-proBNP变化率可预测AMI后心力衰竭病人的预后恢复情况,且NT-proBNP与心率、缺血性脑卒中/TIA、年龄等交互作用于病人预后恢复,临床可针对上述因素进行风险管理,以预防不良预后。

经穴体外反搏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证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刘青敏,兰泽毅,宋迎,刘利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经穴体外反搏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证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气阴两虚兼血瘀证心衰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研究组分别采用西药、西药联合经穴体外反搏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超声心动图指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NT-proBNP、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升高更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病人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经穴体外反搏能够改善气阴两虚兼血瘀型心衰病人的心功能和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较好。

芪苈强心胶囊与托拉塞米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室重塑及血清miR-210-3p、miR-423-5p的影响

牛川,冯志鹏,赵连玮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与托拉塞米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室重塑及血清miR-210-3p、miR-423-5p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托拉塞米治疗,观察组采用芪苈强心胶囊与托拉塞米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室重塑指标[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质量指数(LVMI)]、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miR-210-3p、血清miR-423-5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0%与76.0%,P<0.05)。治疗前两组IVST、LVPWT、LVMI、LVESV、LVEDV、LVEF、血清miR-210-3p、血清miR-423-5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VST、LVPWT、LVESV、LVEDV、miR-210-3p、miR-423-5p均低于对照组,LVMI、LVE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与托拉塞米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能够抑制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水平,调节血清miR-210-3p、miR-423-5p水平。

老年心力衰竭病人炎症与骨骼肌蛋白降解、肌肉力量和运动耐力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杨瑞金,肖扬,马涛,耿倩雯,张顺宗,郭佳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老年心力衰竭病人炎症与肌肉萎缩相关指标(骨骼肌蛋白降解、肌肉力量和运动耐力)之间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289例老年心力衰竭病人为研究对象,测评免疫炎症指数(IFI)、肌肉萎缩相关指标,统计预后终点事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根据ROC曲线最佳临界值将病人分为高IFI组(152例)和低IFI组(137例),比较高IFI组与低IFI组肌肉萎缩相关指标水平及预后终点事件发生率,并分析IFI值与肌肉萎缩相关指标及预后终点事件的相关性。结果:289例老年心力衰竭病人的IFI值为184.68×109/L~471.84×109/L。ROC曲线显示,IFI值的最佳临界值为296.86×109/L。高IFI组骨骼肌蛋白降解标志物3-甲基组氨酸(3-MH)及肌肉力量指标坐位扩胸时间、卧位上举时间、站位下蹲时间、站位抬膝时间高于低IFI组,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低于低IF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FI值与骨骼肌蛋白降解标志物3-MH及肌肉力量指标坐位扩胸时间、卧位上举时间、站位下蹲时间、站位抬膝时间均呈正相关(P<0.05),与6MWT距离呈负相关(r=-0.704,P<0.05)。高IFI组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低于低IFI组[(14.8±2.6)个月与(16.1±2.9)个月],Log-rank检验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4,P=0.003)。结论:炎症可能是促进老年心力衰竭肌肉萎缩的重要原因,且可对老年心力衰竭病人预后产生影响,增加心力衰竭病人不良预后的风险。

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病人非计划性再入院的预测模型构建及风险分层研究

张佩佩,文燕,徐姝康,张艺,吴曼,林佳佳,程轶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AHF)病人非计划性再入院的预测模型构建及风险分层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2年3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AHF病人9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出院30 d内非计划性再入院情况分为未入院组和再入院组。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价。通过决策树分析,依据模型预测个体风险评分,构建危险分层系统。结果: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贫血、营养不良、心房颤动、脑钠肽升高均是AHF老年病人出院30 d内非计划性再次入院的危险因素(均P<0.05)。由此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及校准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和准确度均较高。危险分层系统将所有病人分为5个亚组:极低危组、低危组、中低危组、中高危组、高危组,各风险组非计划性再入院概率分别为7.18%、10.18%、35.89%、52.79%、65.82%。结论: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贫血、心房颤动、脑钠肽升高、营养不良是AHF老年病人出院30 d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建立的非计划性再入院的预测模型和风险分层,可以为AHF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高龄病人植入起搏器的长期安全性分析

崔玲,贺文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并比较≥80岁与<80岁病人植入起搏器的临床特征和长期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426例病人,其中,年龄≥80岁的病人为高龄组,共108例(25.35%),年龄<80岁的病人为非高龄组,共318例(74.65%),术后随访2年。分析并比较两组病人的一般临床特点、手术情况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率。结果:高龄组较非高龄组男性病人居多(P<0.05),且合并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的比例更高(P<0.05),高龄组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的比例较低(P<0.05)。两组病人随访期内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病人需要术前充分评估,术中谨慎操作,术后仔细护理,围术期个体化用药,出院定期随访,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不会增加,植入起搏器是安全的。

加味参附颗粒对心肾综合征病人心肾功能的影响

徐槐敏,刘秋江,李婉萍,李雪娇,陈丽芳,刘文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加味参附颗粒对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心肾综合征病人心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的心肾综合征病人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制剂加味参附颗粒。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及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00%与27.78%,P>0.05)。两组治疗前基线水平、心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参附颗粒治疗心肾综合征(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可更好地改善病人心功能和肾功能,减轻临床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SGLT-2抑制剂联合依折麦布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师艳艳,曾聪慧,冯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 2(SGLT-2)抑制剂(艾托格列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1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T2DM合并CHD病人144例,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依折麦布的9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艾托格列净联合依折麦布的54例病人作为研究组。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按1∶1对两组基线资料进行匹配,得到组间均衡样本46对。对比治疗前后体质指数(BMI)、糖脂代谢指标、心功能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统计两组治疗效果、治疗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65%与78.26%,P<0.05);治疗后研究组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内皮素(ET)水平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E/A)、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35%与21.74%,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GLT-2抑制剂联合依折麦布治疗T2DM合并CHD疗效较好,可改善糖脂代谢及BMI,减轻心功能损害,降低血管内皮功能损害,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且安全性较好。

儿童心脏骤停导致死亡的影响因素分析

许策,程景民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究儿童发生心脏骤停后3个月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22年3月山西省内500例具有完整临床数据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可能导致患儿在3个月内死亡的影响因素,并且将院内和院外发病的影响因素进行独立分析与对比研究。结果:500例患儿中发生心脏骤停后3个月内死亡187例,死亡率为37.4%。单因素分析发现,心脏骤停的发生地点、患儿血压水平、瞳孔反应以及重症监护室(ICU)既往史都是显著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生地点在院外、低血压、有ICU既往史、血乳酸水平高、瞳孔反应迟钝、心肺复苏时间长的患儿死亡风险更高。结论:发生在医院外的心脏骤停患儿死亡率更高,医疗系统应采取相应措施为患儿提供更为及时和有效的医疗救治。

不同年龄段冠心病病人血清B族维生素与Hcy的相关性

李燕萍,郝应禄,李玺臣,李主云,钱宝堂,李婷婷,刘海珠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青年、中年、老年)冠心病病人血清B族维生素水平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12月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病人188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时期于我院体检者213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分析不同年龄段冠心病病人血清B族维生素水平与Hcy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3个年龄段病人血清维生素B6和维生素B9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病人中,正常对照组血清维生素B1、B2、B6、B9水平高于病例组(P<0.05);中年病人中,正常对照组血清维生素B1、B2、B6、B12水平高于病例组,Hcy水平低于病例组(P<0.05);老年病人中,正常对照组血清维生素B1、B2、B6、B9、Hcy水平高于病例组(P<0.05)。在病例组中维生素B12与血清Hcy水平呈负相关(r=-0.194,P<0.05);正常对照组血清维生素B2、B12水平与Hcy水平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36,-0.322,P均<0.05)。结论:不同年龄段冠心病病人血清B族维生素水平低于健康人群,血清Hcy水平高于健康人群,血清Hcy水平与维生素B12、B6水平呈负相关。

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病人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力与心电图“6+2”现象的相关性

吴方园,来春林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在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NOCAD)病人中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与心电图“6+2”现象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1年6月因心电图提示ST-T改变在山西省人民医院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造影结果符合NOCAD的92例病人,同期进行了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查,按照心电图是否符合“6+2”现象分为“6+2”组(52例)和非“6+2”组(对照组,40例)。分别测量两组病人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3支血管的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并计算3支血管平均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比较两组3支血管微循环阻力及平均微循环阻力的差异,分析“6+2”组心电图“6+2”现象与平均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的相关性,及临床因素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的影响。结果:“6+2”组LAD、LCX、RCA及平均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2”组不同冠状动脉分支LAD、LCX、RCA及平均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2”组病人平均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呈正相关(P<0.05)。NOCAD病人平均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与心电图“6+2”现象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升高与NOCAD病人心电图“6+2”现象呈正相关,微循环阻力升高水平受脂质代谢异常、炎症反应的激活、糖代谢异常等因素影响。心电图作为一种简单的临床无创检查,对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有一定的评估、诊断价值。

基层医生高血压运动处方知信行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卫蓉蓉,李丽琪,王娜萌,白雪婷,廖康,冯玫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山西省基层医生高血压运动疗法实施情况,以知信行为主导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提升基层医生慢病管理能力进行针对性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49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层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其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基层医生高血压运动处方实施知识得分为(52.23±7.74)分,态度得分为(31.68±5.93)分,行为得分为(30.21±4.9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历是高血压运动处方知识维度的影响因素,是否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是知识和行为维度的共同影响因素,所学专业、是否完成规范化培训、此前对高血压运动处方实施有无了解、对以往相关培训的满意度是高血压运动处方实施知信行的共同影响因素。结论:山西省基层医生对高血压运动处方的相关规范知识欠缺,态度相对积极,在行为实践上仍需提高。可针对相关影响因素加强对该方面培训以提升基层医生的慢性病管理技能。

豫北农村地区中老年高血压病人合并焦虑及抑郁的影响因素

姬佳丽,杜廷海,王肖扬,黄金蕾,包宇,温鑫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豫北农村地区中老年高血压合并焦虑及抑郁的影响因素,为农村中老年高血压病人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以豫北地区4个具有代表性乡镇的中老年高血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22年1月—3月519例中老年高血压病人进行横断面研究,通过现场调查问卷采集病人一般资料,通过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和广泛性焦虑问卷(GAD-7)了解病人合并焦虑、抑郁情况。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采用χ2检验分析性别、年龄、生活习惯等常见因素在豫北农村地区中老年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人群中是否存在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进一步分析豫北农村地区中老年高血压合并焦虑及高血压合并抑郁的常见危险因素。结果:豫北农村中老年高血压合并焦虑及合并抑郁检出率分别为33.7%、35.8%;性别、饮酒、锻炼、血压控制情况、合并其他慢性病、睡眠是豫北农村地区中老年高血压病人发生抑郁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形体、饮酒、睡眠是豫北农村地区中老年高血压病人发生焦虑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有饮酒史、缺乏锻炼、血压控制不佳、合并其他慢性病、失眠为豫北农村中老年高血压病人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女性、肥胖、经常饮酒、睡眠质量不佳为豫北农村中老年高血压病人发生焦虑的危险因素。结论:豫北农村中老年高血压病人合并焦虑及抑郁情况较为严重,在对高血压疾病进行预防和干预的同时,应重视中老年高血压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对影响因素进行重视和合理干预,减少焦虑、抑郁的发生。
神经科疾病临床观察/研究

丹参川芎嗪联合支架置入术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脑血流灌注指标及血清HO-1、VEGF、ET-1水平的影响

胡义平,秦晋辉,张辉,朱星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究丹参川芎嗪联合支架置入术对急性脑梗死(ACI)病人脑血流灌注指标、血清血红素加氧酶-1(HO-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160例ACI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采用支架置入术治疗)与研究组(80例,采用丹参川芎嗪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脑血管灌注指标、血清HO-1、VEGF、ET-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两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血清HO-1、VEGF、ET-1、IL-6及IL-1β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BV、CBF明显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均<0.05);HO-1、VEGF、ET-1、IL-6及IL-1β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均<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ACI病人疗效较好,可改善病人脑血流灌注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并抑制血清炎性因子的表达,安全性较好。

偏头痛病人脑白质高信号与临床症状和治疗反应的相关性

孙志红,吕秀艳,刘金良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脑白质高信号(WMHs)与偏头痛症状和治疗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5例偏头痛病人,均采用磁共振成像(MRI)评估病人是否存在WMHs。根据有无WMHs将病人分为WMHs组(36例)和无WMHs组(89例)。另外,根据治疗反应将病人分为急性治疗反应组(61例)和急性治疗无反应组(64例),以及维持治疗反应组(62例)和维持治疗无反应组(63例)。比较各组病人的临床特征。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进行相关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WMHs的影响因素。结果:WMHs组病人年龄、呕吐及先兆偏头痛发生率均高于无WMHs组(P<0.05)。伴有呕吐和先兆偏头痛与WMHs数量增加有关(P<0.05);伴有先兆的偏头痛与Scheltens评分增高有关(P<0.05)。急性治疗无反应者比治疗反应者更频繁出现WMHs(P<0.001)。急性治疗无反应者病变直径、WMHs数量和Scheltens评分高于急性治疗反应者(P<0.05)。同样,维持治疗无反应者WMHs发生率更高,病变直径、WMHs数量和Scheltens评分也更高(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呕吐与WMHs呈正相关(P<0.05)。结论:WMHs在伴有呕吐及先兆偏头痛病人中更为常见。WMHs病人对急性和维持性药物的反应较差。

血清miRNA-21、术前清蛋白-球蛋白比值对大脑胶质瘤预后的预测价值

张应杰,吴再辉,李晓龙,李林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血清miRNA-21、术前清蛋白-球蛋白比值与胶质瘤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243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胶质瘤的病人,收集病人年龄、性别、吸烟和饮酒情况、体质指数、Karnofsky表现状态(KPS)、肿瘤大小、肿瘤位置(脑区)、切除范围、术前淋巴细胞计数、术前清蛋白水平、辅助放疗、化疗等资料,并根据磁共振成像数据计算肿瘤大小,采集病人术前1周血液学指标数据,评估术前清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R)及总生存期(OS)。检测血清miRNA-21,OS由Kaplan-Meier分析估计,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GR和miRNA21的预测能力。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于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结果:排除65例不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和12例失访病人,共纳入166例病人。 Kaplan-Meier分析曲线显示,AGR≤1.75或miRNA-21≤48的病人OS明显低于AGR>1.75或miRNA-21>48的病人(P均<0.001)。1年生存期:AGR和miRNA-21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0,0.631;2年生存期:AGR和miRNA-21的AUC分别为0.651,0.656。在多变量分析中,AGR[HR=0.785,95%CI(0.357,0.979),P=0.040]和miRNA-21[HR=0.757,95%CI(0.378,0.985),P=0.039]均是OS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术前AGR和miRNA-21与胶质瘤病人的OS显著相关。基于术前炎症、免疫和营养状况等指标,AGR和miRNA-21可为胶质瘤病人制定更有效的术前调节策略和更好的辅助治疗方案。
经验交流

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左室隧道的临床诊断价值

王琳,王岳恒,宣之东,钱星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左室隧道(ALVT)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以期提高术前诊断ALVT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7例ALVT病人的超声心动图声像特征及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经超声心动图诊断的7例ALVT病人均经手术证实,Hovaguimian分型Ⅰ型2例,Ⅱ型4例,Ⅲ型1例。ALVT病人的主要超声心动图特征为主动脉瓣周瓣膜旁与左心室间的异常通道,隧道起于主动脉根部至主动脉瓣下的左室,心动周期隧道内可见五彩镶嵌血流束,收缩期由左室经过隧道流向主动脉,舒张期由主动脉经隧道流向左室,相应左室扩张,主动脉窦呈瘤样扩张,伴或不伴主动脉瓣损害及右室流出道梗阻。二叶式主动脉瓣化畸形和升主动脉扩张是与ALVT相关的最常见的合并症。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作为术前鉴别ALVT疾病的首要无创诊断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