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过刊浏览

2019年 17卷 19期 刊出日期:2019-10-10 目录

临床医学论著

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病人中医证素分布规律研究

任耀龙,陈玲,杨磊,李莹超,王永刚,尤金枝,齐婧,钟伟,郑刚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病人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确诊的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病人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采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冠状动脉造影资料、颈动脉超声检查资料及中医四诊信息,建立三维结构化关联数据库,采用证候、证素判定标准进行判定,分析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病人中医证素分布规律。结果经证素归类合并后出现频率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血瘀102例(68.00%)、肾虚98例(65.33%)、痰浊93例(62.00%)、气虚76例(50.67%)、气滞55例(36.67%)、内毒36例(24.00%)、阳虚28例(18.67%)、血虚22例(14.67%)、阴虚19例(12.67%)、水饮12例(8.00%)。颈动脉斑块部位与中医证素分布情况:斑块位于颈总动脉者多见气虚、肾虚、气滞、血瘀等证素;斑块位于颈内动脉者多见肾虚、气虚、痰浊、气滞等证素;斑块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者多见血瘀、痰浊、肾虚、气虚等证素。结论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病人中医证素以血瘀为主,其次为肾虚、痰浊、气虚。

丹红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LPO、BNP、MMP-2水平变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员小利,卢迎宏,王梦超,井海云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 探究丹红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过氧化脂质(LPO)、血清脑尿钠肽(BNP)、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变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慢性心力衰竭病人80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予以瑞舒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1个疗程为2周,两组连续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各项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清LPO、BNP、MMP-2水平及生活质量等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LVEDD、LVEF、LVESD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LVEDD、LVESD水平均较低,LVEF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血清LPO、BNP、MMP-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血清LPO、BNP、MMP-2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与对照组的7.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有效降低病人血清LPO、BNP、MMP-2水平,改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

中药制剂干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病人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靳嘉麟,李岩,李天力,蔡芸,刘静,夏君彦,燕荣锟,林谦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应用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评价中药制剂干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病人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医学外文文献数据库(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等中外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年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5月25日。纳入中药制剂干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两名研究者独立检索文献、交叉核对,根据数据制作表格并提取数据,应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评价标准,对所纳入的文献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RCT9篇,均以西医常规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制剂,共883例病人,对照组439例,试验组444例。Meta分析结果:试验组降低病人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标准化均方差(SMD)=-11.48,95%CI(-15.15,-7.80),P<0.000 01];与对照组比较,中药制剂联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可有效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病人的左心室射血分数[MD=4.76,95%CI(3.05,6.47),P<0.000 01];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RR=1.26,95%CI(1.18,1.36),P<0.000 01];提高病人6 min步行试验结果[MD=49.80,95%CI(30.07,69.53),P<0.000 01],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MD=-6.00,95%CI(-8.64,-3.55),P<0.000 01],对病人死亡率的影响未表现出统计学意义[RR=0.78,95%CI(0.44,1.39),P=0.54]。结论中药制剂联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干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病人有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能有效提高病人运动耐量,改善病人心功能,降低NT-proBNP水平。

基于CiteSpace软件组方用药规律文献的可视化分析研究

林骞,高铸烨,徐浩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通过对有关组方用药规律方面的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探索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文献数据库检索1992年—2018年有关组方用药规律方面的文献,应用CiteSpace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绘制相关知识图谱。结果共获得文献1 560篇,该主题下共有关键词299个,高中介中心性的关键词有14个,突现词23个,形成有意义的聚类10个。结论数据挖掘、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已经成为现阶段研究者主要发现组方用药规律的方法,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成为现阶段实现上述方法的重要工具;组方用药规律主要用于名医名家的经验传承。

双心室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预测因素分析

蔡华,张领,李满生,李新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究双心室再同步化(CRT)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CRT治疗的心力衰竭病人159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采用CRT治疗后心脏结构、功能改善等情况,所有病人均随访3年,统计发生死亡、住院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病人术中、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阈电压、阻抗、P/V波振幅无明显变化(P>0.05)。与术前、术后1周相比,术后6个月心功能分级、QRS时限、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心胸比例均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P<0.05)。随访期间22例死亡,25例出现住院事件,共47例出现不良预后(发生组),不良预后发生率为29.56%,与未发生不良预后(未发生组)的112例相比,发生组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高,LAD、LVEDD明显增大,左室电极位于前壁者较多,位于后壁者较少,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尿素氮(BUN)水平明显升高(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室电极位于左室后壁、Scr、hs-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是影响心力衰竭病人CRT治疗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心力衰竭病人CRT治疗后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左室电极位于左室后壁、Scr、hs-CRP、NT-proBNP是心力衰竭病人CRT治疗的独立预测因素。

补肾化痰祛瘀方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病人认知功能、脑神经递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薛延华,李定安,李晶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应用补肾化痰祛瘀方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94例AD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予以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化痰祛瘀方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相关量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AD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评分、脑神经递质[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水平及生活质量相关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老年抑郁量表(GD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较对照组(76.6%)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均增高(P<0.05),ADAS-cog评分均减低(P<0.05);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DA、NE、5-HT浓度较治疗前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上升与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ADL、GDS评分均减少(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优(P<0.05)。结论AD应用补肾化痰祛瘀方联合盐酸多萘哌齐治疗能有效改善病人症状,调控脑神经递质表达水平,提高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疗效显著。

苁蓉精颗粒辅助西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观察

陈诗雅,肖绍坚,林友宁,杨莎莎,许茜,蔡晶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苁蓉精颗粒对帕金森病(PD)病人西药剂量、生活质量、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36例接受苁蓉精颗粒辅助西药治疗的帕金森病病人,记录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西药剂量、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量表(PDQ-39)评分、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价总分及分项Ⅰ、Ⅱ、Ⅲ、Ⅳ积分,检测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以及观察用药安全性。结果36例病人完成12周治疗后,UPDRS量表分项Ⅳ积分为[治疗前(5.57±5.35)分,治疗后(4.57±5.06)分]、PDQ-39评分为[治疗前(46.29±23.91)分,治疗后(40.43±22.20)分];西药剂量为[治疗前(413.21±372.12)mg/d,治疗后(379.15±368.61)mg/d],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期间,共出现不良反应4例,停用苁蓉精颗粒后症状皆减轻至消失。与治疗前比较,所有病人的血、尿、粪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苁蓉精颗粒辅助西药治疗帕金森病病人疗效与安全性较好,可减少帕金森病病人的西药剂量及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病人临床疗效、免疫指标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程映秋,王建林,尚正良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疗效、免疫指标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Fugl-Meyer运动功能(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认知功能指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威克斯勒记忆量表(Wixler Memory Scale,WMS)评分]、免疫指标(CD4+、CD8+、CD4+/CD8+)、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V)、全血高切黏度(high blood viscosity,HBV)、全血低切黏度(low blood viscosity,LBV)、红细胞聚集指数(red cell assembling index,Arbc)]、促血栓形成因子[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Ⅲ)、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G)、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30%与73.91%,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5%与8.70%,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MOCA评分、WM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V、LBV、HBV、Arb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T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AG、FIB、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提升急性脑梗死病人的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记忆功能,改善免疫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

帕金森病病情分期与中医体质和谷氨酸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王新亭 ,陈军虎 ,刘佳 ,杜帅,刘远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帕金森病(PD)病人在不同病情阶段与中医体质和血清谷氨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用高效气相色谱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谷氨酸的相对含量,并进一步分析帕金森病病人不同病情阶段与中医体质和血清谷氨酸含量的关系。结果帕金森病病人在不同病情分期中血清谷氨酸相对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金森病组中期、晚期相比较及汉族、维吾尔族间中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早期、中期之间及维吾尔族各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帕金森病病情各期中以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气郁质为主,仅气虚质、阴虚质在中期与晚期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虚质在病情中期、晚期与体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体质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金森病晚期病人血清谷氨酸含量明显下降;汉族与维吾尔族在病情中期、汉族帕金森病人在病情晚期组间比较血清谷氨酸含量下降;病情分期以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气郁质为主,阴虚质、气郁质在病情晚期时血清谷氨酸含量明显减少,阳虚质在中期、晚期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体质。

丁苯酞注射液对脑梗死急性期病人脑血流灌注的影响

邬刚,金富荣,李婷,马鹏程,李妍平,李杨,战丽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对脑梗死急性期病人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将经知情同意并符合入组条件的80例脑梗死急性期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疗程为2周。治疗前后行磁共振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加权成像(DSC-PWI)检查,计算脑血流灌注参数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脑血流量(CBF)比值(rCBF)、脑血容量(CBV)比值(rCBV)均有提高,平均通过时间(MTT)比值(rMTT)和达峰时间(TTP)比值(rTTP)均有降低。治疗后观察组rCBF、rCBV提高,rMTT降低均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使用丁苯酞注射液后病灶区脑血流灌注较对照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丁苯酞注射液通过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可提高脑梗死急性期病人病灶区域的脑血流灌注水平。

中医综合方案干预急性脉络膜前动脉区脑梗死的临床进展情况及安全性研究

张海林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评价中医综合方案治疗急性脉络膜前动脉(AChA)区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析因设计的研究方法,将120例AChA区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中药组、双活血组、中医综合组,每组30例。基础治疗组予以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抗血小板聚集,中药组在基础治疗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益肾通脉方颗粒剂,双活血组在基础治疗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银杏叶提取物两种活血化瘀注射液,中医综合组在基础治疗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银杏叶提取物以及益肾通脉方颗粒剂。将神经功能缺损(NHI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 Index)评分、中医症状积分、临床进展发生率及临床有效率作为临床疗效的评价指标,将脑出血、死亡事件、肝肾功能异常作为不良事件的观察指标。结果临床有效性评价:基础治疗组、中药组、双活血组、中医综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7%、76.7%、80.0%、93.3%,临床进展发生率分别为60.0%、50.0%、46.7%、23.3%。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治疗后14 d,中药组、双活血组、中医综合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基础治疗组(P<0.05),中药与双活血治疗后存在明显交互作用(P=0.046,P=0.040)。日常生活能力评价:治疗后14 d,中药组、双活血组、中医综合组Bl评分均明显高于基础治疗组(P<0.05),中药与双活血存在明显交互作用(P=0.040)。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14 d,中药组、中医综合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基础治疗组(P<0.05);但中药与双活血未见显著交互作用(P=0.161)。结论中医综合方案治疗急性脉络膜前动脉区脑梗死安全高效,可显著减缓临床进展,降低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基础医学论著

黄芩素对糖尿病大鼠胰岛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魏雪芳,林绍彬,熊红萍,杨煜,周强,徐静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黄芩素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组(DM组)和黄芩素组(BAI组)。DM组及BAI组注射链脲佐菌素(STZ,25 mg/kg)2次,间隔1周进行造模;NC组注射相应剂量柠檬酸盐缓冲液。造模成功后BAI组给予黄芩素250 mg/kg灌胃;NC组及DM组用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每日灌胃1次,连续灌胃8周。检测各组大鼠的空腹血糖(FBG)及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FINS)水平。制备胰腺组织匀浆,测定胰腺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同时以Western Blot 法测定各组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与NC组比较,DM组大鼠FBG水平、MDA含量及cleaved Caspase-3表达升高,FINS水平、SOD活性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M组比较,BAI组FBG水平、MDA含量及cleaved Caspase-3表达降低,FINS水平、SOD活性升高(P<0.05)。结论黄芩素治疗能使糖尿病大鼠的血糖降低,并增加其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其机制可能与黄芩素可降低胰腺氧化应激水平,抑制胰岛细胞凋亡有关。

桑枝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及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王晶洁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桑枝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及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桑枝多糖组、格列本脲组,各15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3组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25 mg/kg,间隔3日重复1次,造模后,对照组和模型组正常喂养,桑枝多糖组给鼠120 mg/kg灌胃,每日1次,格列本脲组给予250 mg/kg灌胃,每日1次,均连续灌胃4周。检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量、24 h尿蛋白;血清中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醇(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结果模型组血清中FBG、HbA1c、ET-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O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桑枝多糖组和格列本脲组血清中FBG、HbA1c、ET-1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NO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桑枝多糖组血清中FBG、HbA1c、ET-1均明显低于格列本脲组(P<0.05),NO明显高于格列本脲组(P<0.05)。模型组BUN、Scr、尿量、24 h尿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桑枝多糖组和格列本脲组BUN、Scr、尿量、24 h尿蛋白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桑枝多糖组BUN、Scr、尿量、24 h尿蛋白均明显低于格列本脲组(P<0.05)。模型组血清中CK、LDH、CK-M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桑枝多糖组和格列本脲组血清中CK、LDH、CK-MB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桑枝多糖组血清中CK、LDH、CK-MB均明显低于格列本脲组(P<0.05)。模型组肾组织中SOD、GSH-Px明显低于对照组,MD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桑枝多糖组和格列本脲组肾组织中SOD、GSH-Px明显高于模型组,MDA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桑枝多糖组肾组织中SOD、GSH-Px明显高于格列本脲组,MDA明显低于格列本脲组(P<0.05)。结论桑枝多糖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可降低血糖,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的代谢,保护心肌及肾功能。

左归丸、右归丸对肾虚质大鼠海马MEK表达的影响

肖媛,张景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补肾药物对肾虚质大鼠海马MEK表达的调控,探讨其对大鼠记忆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子代鼠按雌雄1∶1比例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肾虚质模型组、左归丸组和右归丸组,运用总蛋白提取,BCA蛋白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MEK浓度对比4组子代鼠海马组织内MEK蛋白表达差异,探究肾虚质子代鼠学习记忆能力与MEK间的关系。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肾虚质模型组MEK蛋白含量降低(P<0.01),与肾虚质模型组相比,左归丸组、右归丸组MEK蛋白含量升高(P<0.05),左归丸组和右归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虚质大鼠海马MEK蛋白表达下降,左归丸、右归丸可以上调其异常表达,补肾药物可以通过上调中枢神经系统中的MEK表达改善肾虚质导致的学习记忆能力减退。

白香丹胶囊配伍四逆散治疗焦虑大鼠的疗效及其对血清NE、5-HT、BDNF水平的影响

闫丽,赵玉玲,玛依拉•哈布迪里汗,何雯君,宋永斌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究白香丹胶囊配伍四逆散治疗焦虑大鼠的效果及其对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正常饲养,10 mL/kg纯水灌胃)、模型组(10 mL/kg纯水灌胃)、四逆散组(四逆散水煎液3.6 g/kg灌胃)、中药联合组(白香丹胶囊200 mg/kg+四逆散水煎液3.6 g/kg灌胃),造模、干预2周。采用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EPM)实验评估4组大鼠焦虑状态;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4组血清NE、5-HT及BDNF水平。结果模型组旷场运动总距离长于空白组,中央区停留时间、开放臂进入次数比例(OE%)、开放臂停留时间比例(OT%)均低于空白组(P<0.05),中药联合组旷场运动总距离短于四逆散组(P<0.05),中央区停留时间、OE%、OT%高于四逆散组(P<0.05),且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NE、5-HT水平高于空白组(P<0.05),BDNF低于空白组(P<0.05);中药联合组血清NE、5-HT水平低于四逆散组(P<0.05),BDNF高于四逆散组(P<0.05),且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香丹胶囊配伍四逆散治疗焦虑大鼠效果显著,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DNF表达和下调NE、5-HT水平有关。

脑出血大鼠炎性因子TLR4的表达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关系探讨

周喜燕,李彬,于淼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脑出血大鼠炎性因子Toll样受体4(TLR4)蛋白表达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关系。方法将3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每组15只。采用胶原酶立体定位注射法复制脑出血大鼠模型。评估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脑组织TLR4蛋白的表达;测量血肿周围脑组织伊文思蓝(EB)含量。结果脑出血模型组大鼠急性期脑组织TLR4蛋白表达上调、血肿周围脑组织EB含量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脑出血后炎性因子TLR4蛋白表达的上调可能加重了血肿周围脑组织损伤,使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加重脑水肿,从而升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对大鼠放射性心脏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闫蕊, 郭敏, 高晓红, 段丽琴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对大鼠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的作用。方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脏照射后3个月(3M)组、心脏照射后6个月(6M)组,各6只。对照组不接受照射,3M组、6M组大鼠心脏接受单次20 Gy照射后分别饲养3个月、6个月,检测心肌病理改变及心肌组织CTGF 的mRNA和蛋白。结果 Masson′s染色显示心脏纤维化随照射后时间延长而加重。3M组与对照组相比,CTGF的mRNA和蛋白表达随放射性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1);6M组增加更明显(P<0.01)。结论大鼠CTGF表达增高,提示其在RIH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靶向抑制 CTGF,可能对RIHD有防治作用。

二甲双胍作用于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阶段对v-SNAREs蛋白家族mRNA表达的影响

任毅,杨霞,侯敬天,吕欣,王建红,刘云峰,杨静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二甲双胍对囊泡相关膜蛋白(VAMPs)mRNA表达变化,探讨二甲双胍促进葡萄糖转运子4(GLUT4)转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在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分别持续给予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0、0.5 mmol/L、1 mmol/L、2 mmol/L)干预12 d后,比较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对AMPK、GLUT4及VAMP2、VAMP3、VAMP4、VAMP5、VAMP7、VAMP8的mRNA水平。结果与0 mmol/L组相比,0.5 mmol/L组GLUT4、VAMP2、VAMP3、VAMP8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0 mmol/L组相比,1 mmol/L组上调GLUT4、VAMP2、VAMP3、VAMP8 mRNA水平升高(P<0.05);与1 mmol/L组相比,2 mmol/L组下调GLUT4及VAMP2、VAMP3、VAMP5、VAMP8 mRNA表达水平(P<0.05)。各组间 AMPK1、VAMP4、VAMP7的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甲双胍可以作用于前脂肪细胞的诱导分化过程,且呈剂量依赖性地上调脂肪细胞中GLUT4及VAMP2、VAMP3、VAMP8 mRNA的表达。
综述与进展

基于“心与小肠相表里”审视冠心病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

苟小江,王培利,王承龙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冠心病与肠道微生物相关性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肠道影响胆固醇的吸收、肠道炎症影响动脉硬化等成为冠心病与肠道微生物密切相关的内在机制。中医学传统理论认为“心与小肠相表里”,中药与针灸通过影响肠道菌群而发挥着心脏效应,具有丰富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运用中医相关理论审视冠心病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也成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迫切需要,有利于提高冠心病与肠道微生物相关性的认识,为未来冠心病与肠道微生物的研究和转化提供新的方向。

经穴体外反搏治疗的中西医结合理论及机制研究

庄逸洋,李荣,郑翠婷,张梓洁,赵新军,褚庆民,冷秀玉,董吁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经穴体外反搏是集经穴刺激和体外反搏于一体的新型中医外治法。基于中西医结合视角,从“经穴-气血-血脉”理论出发,结合现代研究成果,认为经穴体外反搏是通过刺激腧穴,激发经气,循经传导,调整虚实,影响气血和血脉,达到行气活血通脉、益气养血复脉的功效,具有多环节、多靶点、多效应的特点,发展前景广阔。

中医药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进展

张瑞,魏陵博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最大危害在于血栓栓塞,从而引起高概率的致残率与致死率,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目前现代医学对于房颤治疗的弊端逐渐显现,然而中医药对房颤及房颤血栓危害的防治效果明确肯定,开拓了房颤治疗的新思路。通过相关文献论述中医药防治房颤的研究进展,为中医药治疗房颤提供临床支持。

论中风病“下法”的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

江澜,王雅惠,耿花蕾,陈沛,陆梦馨,杜钟名,果海姣,马大勇,邹忆怀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通腑泻下法作为中风病治疗的最常见方法之一,已得到学者们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应用,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通过追溯中风病“下法”的历史源流,对于明确“下法”运用的理论依据十分必要。同时,通过现代医家对于中风病“下法”的临床试验观察的整理,挖掘“下法”治疗中风病的优势,并结合最新研究靶点肠道菌群-脑-肠轴的研究进展,综述其研究现状。

近年儿童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大样本文献回顾性分析

姚春美,赵荣江,高宝勤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儿童大样本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ST)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儿童CVST发病的危险因素、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预后。 国内CVST患儿男女比例为1.4∶1,高于欧洲和美国;CVST临床表现以颅内压增高、癫痫、局灶性神经症和全身症状为主,无特异性;与CVST有关的危险因素有高凝状态、感染和炎症性疾病,国内以鼻部和耳部的感染最常见。CVST最常累及上矢状窦,其次为横窦、乙状窦和直窦。发病年龄较晚、累及外侧静脉窦和/或乙状窦、无脑实质异常和积极予抗凝治疗均为认知功能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CVST患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开出特异性的检查是减少漏诊、误诊的主要手段。
心血管病临床观察/研究

冠心舒通胶囊联合心脏康复运动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病人预后的影响

王海洋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冠心舒通胶囊联合心脏康复运动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接收且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病人124例随机分为联合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连续治疗3个月,分析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肌功能各项指标、血脂代谢指标及12个月后病人再梗死、再入院、死亡率和体力状况等。结果治疗后,两组心功能、血脂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或P<0.01);治疗后,联合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2个月后,联合组再梗死、再入院、死亡人数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9.0%,联合组为9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舒通胶囊联合心脏康复运动疗法可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病人血脂代谢水平,增强心肌功能,并可减缓心绞痛,有效降低病死率。

丹红注射液对未行再灌注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缺血修饰白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张羽,付建平,徐彬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未行再灌注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缺血修饰白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0月就诊于衡水市人民医院的80例未行再灌注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将80例病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丹红注射液治疗,丹红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稀释后缓慢输注,每日1次,共治疗7 d。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案对缺血修饰白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预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前缺血修饰白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两组缺血修饰白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试验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心绞痛、心律失常及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试验组GRACE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未行再灌注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治疗期间加用丹红注射液,可有效降低病人缺血修饰白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可降低心肌梗死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改善预后。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缬沙坦对老年慢性舒张性心力衰竭病人心脏舒张功能的影响

雒番阳,刘文莉,叶德花,郭亚妮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缬沙坦对老年慢性舒张性心力衰竭(CDHF)病人心脏舒张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 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CDHF病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心力衰竭的基本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芪苈强心胶囊和缬沙坦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分析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HR)、N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6 min步行距离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容积指数(LAVI)、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与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的比值(E/E′)、A峰和E峰流速比值(E/A)。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LVEF、HR、NT-proBNP、6 min步行距离和LVEDD、LAVI、E/E′、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改善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缬沙坦可以有效治疗老年CDHF,改善心脏舒张功能,缓解临床症状。

氟伐他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TNF-α、CRP、IL-18水平的影响

么路军,毕子宇,孙振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氟伐他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82例,按照就诊时间前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氟伐他汀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TNF-α、CRP、IL-18水平以及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血浆N-末端脑钠肽水平变化情况、再入院率以及病死率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18水平分别为(101.4±27.6)μg/L、(28.4±3.7)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128.7±28.8)μg/L、(32.5±4.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IDd)水平为(52.1±6.3)mm,低于对照组的(56.7±3.4)mm,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为(45.6±3.1)%,高于对照组的(36.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浆N-末端脑钠肽水平分别为(312.4±21.0) pg/mL、(520.7±23.8)pg/mL,均低于治疗前,而观察组又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入院率与病死率分别为7.32%、2.44%,均低于对照组的26.83%、17.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可显著降低TNF-α、IL-18水平,改善病人心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且预后效果较佳。

加味红龙夏海汤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对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粥样斑块、血脂和血清ET、NO水平的影响

李涛,袁国良,马成彬,周长高,李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加味红龙夏海汤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对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粥样斑块、血脂和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11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红龙夏海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斑块情况[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斑块面积]、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血清ET、NO水平,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18%,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IMT和斑块面积较治疗前均减少,且观察组IMT和斑块面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C、TG、LDL-C较治疗前均降低,HDL-C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T水平较治疗前下降,NO水平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ET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红龙夏海汤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可有效稳定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粥样斑块,改善血脂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病人动脉僵硬度、心功能及血浆Hcy、NT-pro BNP水平的影响

余建萍,邹显巍,马碧,刘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病人的动脉僵硬度、心功能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 BNP)水平以及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2015年6月1日—2017年6月1日接收治疗的H型高血压病人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病人分为两组,每组51例。观察组给予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心功能及血浆Hcy水平、NT-pro BNP水平、NT-pro BNP阳性检测率和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后baPWV、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后SBP、D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NT-pro 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aPWV阳性检出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7.45%(P<0.05)。结论 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病人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病人的动脉僵硬程度,改善心功能,降低血压及血浆Hcy、NT-pro BNP水平。

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病人MAP、Ccr、MAU水平的影响

杨勇国,崔智峰,孙玲,康永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病人平均动脉压(MAP)、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 h-微量白蛋白尿(24-MAU)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病人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以氢氯噻嗪治疗,试验组则予以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压达标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血压变异性水平变化情况,MAP、Ccr、MAU水平,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后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24 h舒张压变异性(24 hDBPV)、 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SBPV)以及白昼收缩压变异性(SBPV)水平分别为(10.87±2.67)%、(8.49±1.73)%、(8.64±1.6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2±3.34)%、(10.37±2.01)%、(10.82±2.0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MAP、24-MAU水平分别为(91.66±11.05)mmHg、(37.27±14.47)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7.33±11.84)mmHg、(49.31±16.28)mg/L,而Ccr水平为(89.19±13.57)mL/min,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6±12.75)mL/min,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IMT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而试验组又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病人康复的因素包括舒张压变异性(DBPV)、收缩压变异性(SBPV)、MAP、Ccr、24-MAU。结论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病人效果明显,可有效保护病人的肾功能,且有效改善IMT水平。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疗效观察

毛红岩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6月DCM心力衰竭病人52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两组均予常规心力衰竭标准化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5 mg/k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输注,每日2次,连用10 d。观察两组病人入院24 h及出院时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6 min步行距离(6MWT)变化。结果治疗10 d后治疗组BNP为(623.34±18.33)ng/L,hs-CRP为(6.43±0.65) mg/L,心脏功能LVEDd(32.27±3.11)mm、LVEF(58.02±2.57)%,6 MWT为(365.31±10.25)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DCM合并心力衰竭病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可有效降低心肌细胞炎性反应, 提高LVEF,改善心功能,提高心力衰竭病人的生活质量。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2型糖尿病病人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董明,徐晓娟,刘姝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2型糖尿病病人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伴高脂血症的2型糖尿病病人,且存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和(或)斑块形成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控制血糖等治疗基础上予以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每日1次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3粒,每日3次口服)。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病人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内膜斑块厚度、斑块性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血脂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内膜斑块厚度以及斑块性质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可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脂水平,减少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内膜斑块厚度,改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脉搏门控非增强快速MR成像与增强MR成像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研究

刘金芝,熊敏超,程志刚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对比脉搏门控非增强快速磁共振(MR)成像与增强MR成像对主动脉夹层(AD)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临床拟诊断AD的36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脉搏门控非增强快速MR成像与增强MR成像,记录成像特征,判断诊断价值。结果脉搏门控非增强快速MR成像与增强MR成像的图像评分分别为(2.86±0.12)分和(2.91±0.08)分,均满足诊断要求,两组图像质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脉搏门控非增强快速MR成像显示34例能清晰显示破裂口,增强MR成像显示35例能清晰显示破裂口。两种MR成像方法显示AD分支血管受累主要为髂总动脉、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等,受累部位与例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平面重组(MPR)后处理对于夹层破裂口、撕裂内膜片、真假腔形态的显示能力高于最大密度投影(MIP),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MR成像中的显示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脉搏门控非增强快速MR成像与增强MR成像对AD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7.1%和100.0%,特异性分别为50.0%和100.0%。结论脉搏门控非增强快速MR成像与增强MR成像对AD的诊断均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能显示AD形态学改变。

不同文化及社会支持程度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病人术后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张艳,张晓芳,闫晓旭,王喜英,来利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不同文化及社会支持程度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病人术后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病人90例为研究对象,评估其术后1周、2周的锻炼认知度及依从性,比较不同文化及社会支持程度病人的术后锻炼认知度及锻炼依从性。结果90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病人术后1周、2周的锻炼认知度及依从性一般,文化及社会支持程度较低病人术后1周、2周的锻炼认知度及依从性均低于文化及社会支持程度较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文化及社会支持程度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病人术后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有差别,应根据文化及社会支持程度的不同对病人进行干预。

心脏起搏器植入病人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刘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植入心脏起搏器对病人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98 例植入心脏起搏器治疗的病人,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对起搏器植入术前后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与植入前比较,起搏器植入术后SF-36各维度评分均显著升高;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婚姻状况、心功能分级、植入起搏器类型对术后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其复相关系数为0.427。结论起搏器植入能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病人的生活质量,对未婚、丧偶及高龄病人给予心理干预及家庭支持帮助,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环孢素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效性的Meta分析

王泽光,田少杰,范春雨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系统评价环孢素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有效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Wiley、Ovid、Clinical Trials.gov、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10月的数据,检索出所有再灌注治疗前使用环孢素A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Jadad评分准则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 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项随机对照试验,1 149例病人。使用环孢素A组与使用安慰剂组病人心肌梗死溶栓疗法(TIMI)血流Ⅲ级的发生率[RR=0.97,95%CI(0.94,1.00),P=0.09]、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人左心室射血分数[MD=1.12,95%CI(-0.86,3.11),P=0.27]及全因死亡率[OR=1.18,95%CI(0.76,1.82),P=0.4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证据显示环孢素A不能缓解心肌再灌注损伤,从而使心肌梗死病人受益。
神经科疾病临床观察/研究

益肾定眩汤结合长春西汀注射液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人血液流变学、血清NO、ET水平及TCD指标的影响

张方,李文杰,董永书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益肾定眩汤结合长春西汀注射液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人血液流变学、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及经颅多普勒(TCD)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36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应用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研究组68例应用益肾定眩汤结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统计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清NO、ET水平及TCD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3%(P<0.05);两组治疗后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血清NO、E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左侧椎动脉(VA)、右侧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肾定眩汤结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能明显改善病人血液流变学和TCD指标,降低血清NO、ET水平。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应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的临床研究

曹藏柱,崔慎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丹参联合天麻素在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住院并经手术治疗的80例HICH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入选病例术后依据是否应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术后均行常规处置,治疗组在常规处置的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uropeanstroke Scale,E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血肿残余量、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压及临床疗效等。结果治疗组治疗4周时ESS评分及GC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血肿残余量低于对照组(P<0.05); 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压波动幅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0.0%与70.0%,P<0.05)。结论HICH术后病人给予丹参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改善病人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血肿吸收,稳定血压,提高临床疗效。

两种钙拮抗剂用药方案对SAH病人脑血管痉挛发生率、生活质量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甘宁,潘勤,刘思思,张晖,张文亮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钙拮抗剂静脉输注与脑池灌注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脑血管痉挛发生率、生活质量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SAH病人共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给予尼莫地平静脉输注(对照组)与脑池灌注辅助治疗(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病人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再出血发生率、死亡率及治疗前后Glasgow昏迷评分(GCS)、Barthel指数评分、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红细胞生成素(EPO)、S-100钙结合蛋 Bβ(S-100β)水平、脑积水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再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MMP-9、EPO及S-100β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脑积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钙拮抗剂脑池灌注用于SAH病人治疗可有效避免脑血管痉挛发生,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提高生活质量,调节MMP-9、EPO及S-100β水平,并有助于降低再出血、死亡及脑积水发生风险,价值优于静脉输注治疗。

温针灸疗法联合推拿康复治疗对老年脑梗死病人脑神经递质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吴显丹,杨显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法联合推拿康复治疗对老年脑梗死病人脑神经递质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脑梗死病人93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推拿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温针灸疗法联合推拿康复训练干预。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记录治疗前后肢体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等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的75.76%(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DA、5-HT表达水平均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NE表达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疼痛数字评估量表(NRS)、Ashworth痉挛评分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疗法联合推拿康复训练干预有助于提高老年脑梗死病人的临床疗效,调节脑神经递质表达水平,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hs-CRP、NSE、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

张薇,刘威,王英,陈松杰,王润青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 β,S100-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单纯予以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施加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情况等。记录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National L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HI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bility of Daily Life,ADL)评分。采集病人治疗前后血液样本,检测血清hs-CRP、NSE、S100-β蛋白水平及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χ2=4.80,P=0.03);治疗后,研究组血清学指标hs-CRP、S100-β、NSE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研究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而MDA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而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相关血清学指标,减轻体内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病人神经功能及预后,且较安全可靠。

高压氧联合依折麦布片对肥胖急性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及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

王智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高压氧联合依折麦布片对肥胖急性脑梗死(ACI)病人神经功能及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治疗的肥胖ACI病人8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给予高压氧+依折麦布片治疗。统计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髓鞘碱性蛋白(MBP)、脂肪素(Apelin)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且FMA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ICAM-1、MBP水平低于对照组,且Apelin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依折麦布片治疗肥胖ACI病人可降低血清sICAM-1、MBP水平及NIHSS评分,并提升血清Apelin水平,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伴有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急性脑梗死病人的疗效分析

郑建新,王洵,王丹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伴有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的急性脑梗死病人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于我科诊治的86例伴有HMCAS的急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分为溶栓组(40例)和对照组(46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其近远期预后的差异。结果溶栓组90 d的预后不良发生率、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的复发率、病死率、出血转化率以及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未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等因素与伴有HMCAS的急性脑梗死病人的不良预后独立相关[OR=1.89,95%CI(1.92,6.82),P=0.024]。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伴HMCAS急性脑梗死病人能显著改善其90 d的NHISS评分,降低不良预后发生率,同时不增加出血转化风险。

基于全脑静息态fMRI评价针刺对原发性失眠病人脑区功能的影响

黄海军,王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原发性失眠病人全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测定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黄石市第二医院收治的32例原发性失眠病人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20名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未予以任何治疗,观察组在原发性失眠对症治疗基础上予以针刺治疗,待观察组病人治疗结束后,采用BOLD-fMRI 成像技术,基于RSET1.8软件,使用低频振幅(ALFF)方法观察比较两组间脑区相关参数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左侧楔叶、壳核、苍白球、尾状核、额上回、额中回、颞中回及双侧中央前回和双侧中央后回区的ALFF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侧楔叶、壳核、苍白球、尾状核、额上回、额中回及双侧中央前回和双侧中央后回区的ALFF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侧壳核、苍白球和尾状核的ALFF值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而前者双侧中央前回和双侧中央后回区,左侧楔叶、额上回、额中回、颞中回的ALFF值均较后者升高;治疗后观察组左侧壳核、苍白球和尾状核的ALFF值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而左侧楔叶、额上回、额中回均较治疗前降低。结论针刺治疗可明显改善原发性失眠病人其相应脑区功能,其中ALFF的应用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丁苯酞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的疗效观察

葛纪,吴小燕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究丁苯酞治疗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13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对两组病人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丁苯酞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明显高于对照组(83.1%,P<0.05)。观察组1 min血小板聚集率为(24.1±3.9)%,2 min血小板聚集率为(29.3±5.0)%,5 min血小板聚集率为(36.2±6.4)%,最大聚集率为(45.8±5.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的治疗效果显著,经过治疗后病人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可提高生活质量。
经验交流

穴位二联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科壹,陈元史,王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穴位二联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贝前列素钠片,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二联疗法(穴位针刺疗法联合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及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51%、95.00%,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的多伦多临床积分标准评分明显下降(P<0.05),两组相比,且研究组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NCV)均提高(P<0.05),正中神经及腓浅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亦有显著提高(P<0.05),且两组相比,研究组对NCV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二联疗法联合贝前列素钠片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对心血管植入型电子装置病人的术后程控随访分析

孙朝阳,李世锋,景永明,井艳,申继红,李中健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心血管植入型电子装置(CIED)术后各项起搏参数变化及工作状态,并根据病情及时调整,使CIED发挥最佳治疗效益,使病人获得最大疗效。方法入选我院CIED病人258例,采集植入术后出院前、出院后1个月后各项起搏参数变化及工作状态,普通起搏器或CRT-P病人每6~12个月采集1次,ICD或CRT-D病人每3~6个月1次,以后每年1次,出现电池耗竭征象时,增加随访次数,定期程控随访。结果258例病人中,有3例起搏不良,3例感知不良,膈神经刺激2例,房性心律失常12例,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PMT)3例,发现了16例电池耗竭,给予及时更换,并通过程控解决了2例病人的临床问题。结论定期程控随访可维持起搏系统正常工作,延长起搏器寿命,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病人临床特点分析

王苏悦,蔡永亮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WD)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并最终确诊为WD的病人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4例中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为情绪障碍,其中焦虑障碍15例(62.50%),且多伴角膜色素环(K-F环),24例(100.00%)均检查出角膜K-F环。病人发病前无明显诱因16例(66.67%),误诊20例(83.33%),误诊率高,故就诊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多已显示铜代谢异常及相关内脏受损。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铜蓝蛋白<200 mg/L者22例(91.67%),行头颅核磁共振(MRI)扫描14例中9例异常(64.29%),24例(100.00%)B超均示不同程度的肝实质异常声像改变。临床上予以驱铜、护肝、对症及中药治疗为主,其中23例(95.83%)有效。结论肝豆状核变性病人以精神障碍为首发者较少。此类病人精神症状明显,易掩盖其他症状、体征,临床医生应进行详细的神经科查体并完善相关检查,以减少误诊、漏诊率。

血清Hcy、D-Dimer、GGT及hs-CRP水平与老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范凝芳,崔雅丽,晋建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D-二聚体(D-Dimer)、 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及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老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且经头颅CT和核磁共振(MRI)证实的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人76例(急性脑梗死组),收取同期确诊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79例(原发性高血压组)、健康体检者82名(健康体检组)作为对照。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Hcy、D-Dimer、GGT及hs-CRP水平检测。结果老年急性脑梗死组病人血清Hcy水平为(23.47±10.33)μmol/L,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Hcy水平为(13.97±3.76)μmol/L,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的(10.43±2.28)μmol/L(P<0.05)。急性脑梗死组血清D-Dimer、hs-CRP、GGT水平分别为(1.83±0.24)mg/L、(10.83±2.96)mg/L、(26.83±6.43)U/L,明显高于原发性高血压组和健康体检组(P<0.05)。结论Hcy异常升高是老年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D-Dimer是预测高血压或脑梗死的重要指标,GGT及hs-CRP水平检测对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t-DCS联合常规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康复作用的fMRI分析

屈巧俊,王乐,李燕,刘擘,任龙飞,吴京芬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为了解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病人上肢运动功能改善及其机制研究。本研究对2例脑卒中病人实施不同干预手段,并用量表和多模态磁共振方法评价,结果显示经t-DCS干预的病人临床疗效显著,并且推测上肢运动功能改善可能和双侧大脑半球MI区功能连接增强有关。

踝臂指数与老年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及颈动脉斑块总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刘艳明,习玲,陈芸,刘吉莉,杜毓锋,高云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与老年脑白质病变(WML)病人病变严重程度及颈动脉斑块总积分( Crouse 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7例老年脑白质病变病人,均行ABI、颈动脉彩超、头颅核磁检查及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估。根据ABI检查结果,分为ABI正常组、ABI单侧降低组、ABI双侧降低组。分析ABI与颈动脉斑块总积分、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3组间颈动脉斑块总积分、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认知损害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I双侧降低组颈动脉斑块总积分、脑白质病变及认知损害程度重于其他两组。ABI值与颈动脉斑块总积分及脑白质病变程度呈负相关关系;与认知损害及日常生活能力呈正相关。结论ABI与老年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及颈动脉斑块总积分有一定相关性, 脑白质病变病人ABI值明显减低,预示着颈动脉狭窄及脑白质损害更加严重。

绝经后2型糖尿病病人CTX及PINP与血清总胆红素的相关性研究

田德航,刘苗苗,王娟,高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病人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与骨代谢指标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N 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Ⅰ N-terminalpropetide,PINP)、Ⅰ型胶原C端肽(typeⅠcollagen carboxyterminal peptide,CTX)的关系。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内分泌科的绝经后T2DM病人,测其骨密度(BMD)值,据病人BMD值分成两组:骨量正常组(NO组)与骨量减低或骨质疏松组(OD组),比较两组TBIL水平,并分别对TBIL和PINP、CTX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NO组与OD组年龄、体质指数(BMI)、TBIL、PINP、CTX、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O组TBIL水平较OD组高(P<0.001),TBIL水平与PINP、CTX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410,-0.316,P<0.05)。 结论绝经后病T2DM人TBIL水平与PINP、CTX呈负相关,较高的TBIL水平可以降低绝经后T2DM病人的骨转换水平。

曲美他嗪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郝爱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5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每次10 mg,每日1次,连续治疗8周;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每次20 mg,每日1次,连续应用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心功能变化。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9.1%与74.5%,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脂指标、心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明显改善病人血脂指标及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国医大师吕景山治疗月经性偏头痛临证经验

李彩萍,吕景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分析国医大师吕景山教授综合运用补益肝肾、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治疗原则,结合对药应用治疗顽固性月经性偏头痛这慢性病,疗效显著。

血压正常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例报道

罗巧,王燕,杨涛,张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醛固酮是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成和分泌的类固醇激素,是一个非常强的电解质排泄的调节因子,其作用是增加水钠的重吸收和钾离子的排泄。血浆醛固酮病理性升高会导致升血压和降血钾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