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过刊浏览

2019年 17卷 18期 刊出日期:2019-09-25 目录

临床医学论著

龟龙宁心汤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hs-水平、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李蒙,姜钧文,徐刚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龟龙宁心汤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病人临床症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利钠肽(BNP)水平及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病人1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龟龙宁心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改善情况、血清hs-CRP水平、BNP水平及QT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83%)高于对照组(82.54%,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较对照组低(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BNP水平及QTd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龟龙宁心汤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可明显改善病人心功能,有效调控血清hs-CRP、BNP水平,显著降低QTd。

葛兰心宁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

姜丹,宫丽鸿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葛兰心宁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脑供血不足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冠心病合并脑供血不足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西药基础治疗联合葛兰心宁软胶囊口服,每次2粒,每日3次。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心绞痛症状、头晕症状、中医证候积分及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疗效、头晕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兰心宁软胶囊能够改善冠心病合并脑供血不足病人的心绞痛症状、头晕症状及中医证候,并缩小颈动脉斑块,达到心脑同治的疗效。

益气养血法治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贫血的疗效观察

黄信生,李昊娲,乔瑞国,李海涛,李京倖,顾承雄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益气养血法治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贫血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对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7年9月在我院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失血性贫血中医辨证属气血两虚证病人4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20例。术后在相同西药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病人于术后第1天开始采用益气养血法加减治疗,连续服用60 d,对照组不服用中药。比较两组术后1 d、4 d、7 d、30 d及60 d中医证候评分、血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1 d、4 d贫血较严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 7 d、30 d中医症状体征积分明显低于术后 1 d(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7 d、30 d及60 d RBC、Hb、HCT 水平较术后 1 d 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血法加减治疗能有效改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病人中医证候,可有效纠正贫血,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中国中医科学院著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用药规律分析

董蓉蓉,何庆勇,李敏,荆鲁,张松青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国中医科学院著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进行总结。方法收集1956年—2017年中国中医科学院著名老中医著作,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V2.5,利用关联规则、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对证候要素、常用单药、对药、角药、药物关联规则、核心药物组合及新方发现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医案102则,药物共178味。证候要素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血瘀(64次,占62.3%)、气虚(44次,占43.1%)、痰浊(41次,占40.2%)。最常用的单药为丹参(64次,占62.7%)、川芎(50次,占49.0%)、赤芍(43次,占42.2%)。最常用的对药为川芎-丹参(36次,占35.1%),最常用的角药为红花-赤芍-川芎(25次,占24.5%)。关联度高的中药组合为红花+赤芍→川芎(置信度为0.961 5)。通过熵方法得出22组用于新方聚类的核心组合为薤白-半夏-瓜蒌和黄芪-甘草-丹参等;得出11组治疗冠心病的新处方。结论 临床治疗冠心病及开发治疗冠心病新药优先考虑以血瘀、气虚、痰浊等为主要适应证,单药、对药、角药优先考虑丹参、川芎、赤芍等;配伍规律优先考虑红花、赤芍配伍川芎等;核心药物组合多为瓜蒌薤白半夏汤、生脉饮等临床常用治疗冠心病方剂的药物组成,候选新处方治法除强调活血、益气、祛痰外,还兼顾安神、行气、健脾、疏肝等。

滋补肝肾类方联合西药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张令霖,连新福,徐敏,方格,王彬,李先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评价滋补肝肾类方联合西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筛选采用滋补肝肾类方联合西药治疗帕金森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相关文献,汇总各研究的临床疗效数据,并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31篇文献,共涉及2 320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滋补肝肾类方联合西药能明显提高帕金森病治疗的总有效率[OR=3.54,95%CI(2.56,4.88),P<0.000 01];改善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UPDRS Ⅰ~Ⅳ)评分[WMD=-8.31,95%CI(-9.88,-6.73),P<0.000 01;WMD=-0.55,95%CI(-0.86,-0.24),P=0.000 5;WMD=-2.74,95%CI(-4.43,-1.06),P=0.001;WMD=-3.00,95%CI(-4.40,-1.61),P<0.000 1;WMD=-1.42,95%CI(-2.67,-0.18),P=0.02];改善中医证候评分[WMD=-9.50,95%CI(-12.02,-6.98),P<0.000 01];改善韦氏综合评定量表(Webster)评分[WMD=-3.22,95%CI(-4.16,-2.27),P<0.000 01];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OR=0.27,95%CI(0.16,0.48),P<0.000 01]。结论 滋补肝肾类方联合西药治疗帕金森病对比单纯西药治疗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黄芪桂枝五物汤结合有氧康复运动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疗效及对血清BDNF、NSE含量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张燕,向守娟,王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结合有氧康复运动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疗效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有氧康复运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肌张力、生存质量、运功功能,同时检测病人血清BDNF、NSE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81%(P<0.05);治疗后两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PDMS-2)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BDNF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NSE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结合有氧康复运动可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中医证候积分、肌张力、生活质量、运动功能和血清BDNF、NSE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基础医学论著

复方交泰汤对心肾综合征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安成,侯雪筠,周育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交通心肾法代表方复方交泰汤对心肾综合征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清洁级6周龄雄性SD大鼠70只,分为模型组(20只)、奥美沙坦酯组(20只)、复方交泰汤组(20只)、对照组(10只)。单侧肾脏切除联合冠状动脉结扎法复制心肾综合征大鼠模型,奥美沙坦酯组灌服奥美沙坦酯,复方交泰汤组灌服复方交泰汤,对照组及模型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周期为8周。观察大鼠治疗后心功能指标B型钠尿肽(BNP)、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及对左室肌球蛋白α-MHC、β-MHC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治疗后奥美沙坦酯组与复方交泰汤组BNP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模型组LVED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沙坦酯组与复方交泰汤组LVEDD低于模型组,复方交泰汤组LVEF高于奥美沙坦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奥美沙坦酯组与复方交泰汤组LVFS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复方交泰汤组大鼠心肌α-MHC mRNA表达未见明显增加,β-MHC mRNA表达降低。结论复方交泰汤能够改善心肾综合征模型大鼠心脏结构,降低血清BNP 水平,进而改善心脏功能。

通络玉液汤对糖尿病大鼠大动脉管壁重构的影响

胡庆,张山起,赵超,李淑贞,顾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通络玉液汤对糖尿病大鼠大动脉管壁重构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4周组、8周组;糖尿病4周组、8周组;通络玉液汤4周组、8周组。分析通络玉液汤对糖尿病所致大动脉重构的影响。结果 糖尿病4周组、8周组与同时间点对照组比较动脉管壁中膜增厚(P<0.05)、内径变小(P<0.05);平滑肌排列增生、紊乱并向管腔突起,细胞间脂质沉积,且随时间的推移日益严重。通络玉液汤4周组、8周组血管壁重构较同时间糖尿病组明显较轻(P<0.05)。结论 通络玉液汤能明显抑制糖尿病导致的大动脉血管重构。

十二井穴放血对脑梗死小鼠脑水肿及端粒生物合成的影响

张旭,涂悦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十二井穴放血对脑梗死小鼠脑水肿及端粒生物合成的影响。方法将36只雄性C57BL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组(MCAO组)与井穴放血组,每组12只。MCAO组和井穴放血组应用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后用1 mL注射器针头刺小鼠双侧前肢趾尖十二井穴位点,每穴放血10 μL,2次/日,共6次。手术后72 h行改良神经功能损伤评分(mNSS),随后取10 mg缺血半暗带脑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TERT、TRF1、TRF2基因的表达和端粒长度,剩余的脑组织测脑含水量。结果 MCAO组和井穴放血组小鼠与对照组比较,mNSS均显著升高,端粒长度显著降低,TERT、TRF1和TRF2基因表达及脑水肿程度显著升高(P<0.05);与MCAO组比较,井穴放血组mNSS显著降低(P<0.05),端粒长度、TERT、TRF1和TRF2基因表达升高,脑组织含水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十二井穴放血可能通过激活端粒合成相关通路,减少脑组织细胞凋亡,并改善脑水肿,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龙琥醒脑颗粒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致脑血管痉挛大鼠脑内环境的影响

黄莹,周全,罗刚,喻坚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龙琥醒脑颗粒对脑循环及颅内微环境的影响,对其调节脑痉挛血管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80只成年SD雄性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组(SAH组)、蛛网膜下腔出血+龙琥醒脑颗粒组(SAH+LH组)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尼莫地平对照组(SAH+Nimo组),每组20只。每组各选取10只分别进行微循环监测和微透析。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SAH大鼠模型,对基底动脉血管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运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检测脑循环血流;运用微透析法持续提取脑脊液,在线检验乳酸(Lac)、丙酮酸(Pyru)含量。结果SAH+LH组、SAH+Nimo组与SAH组在7 d和14 d时基底动脉血管壁厚度均较对照组厚(P<0.01),SAH+LH组与SAH+Nimo组较SAH组同期变薄;SAH组基底动脉血管腔横截面积较空白对照组同期明显减小(P<0.01),SAH+LH组较SAH+Nimo组、SAH组同期明显减小(P<0.01)。SAH+LH组脑血流量在14 d时增加,但仍低于正常脑血流量。SAH+LH组脑脊液中Lac含量较SAH组在7 d、14 d时均较少(P<0.05);7 d时SAH+LH组脑脊液中Pyru含量与SA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4 d时则增多(P<0.05)。结论 龙琥醒脑颗粒可以明显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其可能机制涉及通过改变脑循环及脑内微环境来达到保护神经细胞、减少继发性损伤的作用。
综述与进展

应用内皮祖细胞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李秋忆,王安璐,徐浩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发病机制包括血管内皮损伤、慢性炎症反应、血小板沉积、血栓形成、基质沉积、血管弹性回缩、血管重塑、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及凋亡减少等,其中内皮损伤在支架内再狭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内皮祖细胞(EPCs)在受损内皮再修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内皮祖细胞治疗ISR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预防和治疗ISR提供了新思路。

天王补心丹的临床和药理研究进展

张泰,杨楠,康琳,黑穆荣,孙晓昕,曲佳琳,周忠琴,王彦敏,董佩佩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天王补心丹组方精当,治疗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见心悸怔忡、焦虑健忘、大便秘结、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通过查阅近年文献对其历史源流、古今药效进行综述,同时总结其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抗炎、抗氧化、抗衰老等方面的药理研究,为天王补心丹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经验。

中风病痰热腑实证的研究现状

陈沛,江澜,耿花蕾,王雅惠,王月,杜钟名,刘胜哲,邹忆怀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痰热腑实证是中风病的重要证候类型,就痰热腑实证的形成、辨证要点及临床表现、相关现代研究等进行综述,以期对现有的以该证候为核心内容的研究进行总结,为该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和思路。

复元醒脑汤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邓冬,叶苗青,陈振翼,孙丽华,彭博,马智慧,闫诏,解婉莹,汪翔,彭伟,方邦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DMCI)是最常见、最严重的血管并发症,其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病人,其致残、致死率多年来一直居高不下。因此,积极探寻DMCI的发病机制,深入研究其有效的防治方法已成为当下极具科学意义和社会价值的重大医学课题。复元醒脑汤是在中医理论“复元醒脑法”指导下创制的中药复方,临床用于治疗DMCI疗效显著,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血运重建、抑制胰岛素抵抗、修复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大鼠神经行为、保护血脑屏障、改善缺血脑组织病理结构、抗炎、抗凝等作用。通过整理、归纳、分析大量相关文献,对复元醒脑汤治疗DMCI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以复元醒脑汤为切入点为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相关疾病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益智仁改善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郭曼萍,赵俊男,施伟丽,徐凤芹,丛伟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认知障碍已成为社会问题。益智仁作为药食同源的天然植物,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具有神经保护、抗衰老、抗肿瘤、抗氧化、抗感染、抗过敏、降糖等功效,尤其有较好的认知改善作用。现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对益智仁的相关研究,从益智仁的提取物及活性成分入手,分别阐述其改善认知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系统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心力衰竭易损期再入院率和死亡评估新进展

石珂,贾永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心力衰竭易损期的影响因素,及心力衰竭易损期病人再入院率和死亡评估新进展,为提高心力衰竭易损期评估效能提供参考依据。
心血管病临床观察/研究

冠心病院外延伸健康管理新模式构建:塑心学堂

曾锐祥,郭力恒,张敏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冠心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冠心病院外延伸健康管理受到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广东省中医院冠心病公益学校《塑心学堂》创新引进“学校模式”管理,是一种新型的院外延伸健康管理模式,为冠心病院外延伸健康管理提供了新视野。

夏橘化瘀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择期PCI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影响

李杰,许军,王霞,金子安,李璇,张华涛,张立平,陈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夏橘化瘀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行择期PCI的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夏橘化瘀胶囊治疗。检测术前、术后24 h肌钙蛋白T(cTnT)浓度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PCI术后cTnT及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绞痛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夏橘化瘀胶囊可减轻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择期PCI围术期心肌损伤。

维吾尔族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CysC、ALT、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古孜丽,依力哈木•阿不力提甫,穆叶赛•尼加提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血清胱抑素 C(Cys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且年龄≥65岁的220例维吾尔族病人,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分为ACS组(150例)与非ACS组(70例)。根据Gensini积分将ACS病人分为低分组(0~29分)45例、中分组(30~59分)44例、高分组(≥60分)61例,比较各组CysC、ALT、TBIL、DBIL、IBIL水平及其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ACS组Gensini积分、CysC、ALT水平高于非ACS组,TBIL、IBIL水平低于非ACS组。随着Gensini积分增加,维吾尔族老年ACS病人血清CysC、ALT水平升高,TBIL、IBIL水平降低。Gensini积分与CysC、ALT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74、0.415,P均<0.001),与TBIL、IBIL呈负相关(r=-0.360,P<0.001;r=-0.163,P=0.047)。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CysC、ALT水平升高,TBIL、IBIL水平降低是导致Gensini积分升高的危险因素。 结论维吾尔族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CysC、ALT水平升高,TBIL、IBIL水平降低,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的危险因素。

3D-STE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左室重构的价值

李粒,代惠英,牟荥,毛雯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究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3D-STE)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左室重构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98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均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所有病人出院后随访1年,术后6个月采用3D-STE检测病人超声心动图指标以及心肌峰值应变参数。根据左心室是否出现重构,分为重构组与非重构组,Logistic回归分析左室重构发生的影响因素,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3D-STE图像参数在左室重构中的临界值以及诊断效能,根据曲线下面积(AUC)评估预测效能。结果PCI术后6个月,34例病人发生左室重构,发生率为34.69%。重构组年龄高于非重构组、肌钙蛋白I(cTnI)低于非重构组(P<0.05)。术后6个月重构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高于非重构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E/A低于非重构组(P<0.05)。两组整体环向峰值应变(GC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S)、整体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RS)以及整体面积应变(G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cTnI、GLS、GRS、GAS与病人PCI术后6个月左室重构有关(P<0.05)。多因素回归性分析显示:GLS、GAS、GRS为预测左室重构的独立预测指标。ROC分析显示:GLS、GAS、GRS 的AUC值分别为0.879、0.837、0.813,截点值分别为-12.59、-22.63、33.74。结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发生左室重构病人心室功能发生改变,3D-STE在左室重构预测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其中GLS预测价值最高。

STEMI病人PCI期间收缩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压比值与梗死面积的相关性分析

李一霞,韩清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期间收缩压(SB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比值与梗死面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35例经急诊PCI治疗的STEMI病人,在PCI期间检测LVEDP等血流动力学参数。采用肌钙蛋白I(cTnI)峰值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估病人梗死面积。分析PCI期间SBP/LVEDP比值与梗死面积的相关性。结果血流动力学参数SBP、LVEDP、脉压(PP)、SBP/LVEDP比值与LVEF相关; SBP/LVEDP比值、LVEDP、PP、SBP、平均动脉压(MAP)与cTnI峰值相关。SBP/LVEDP比值(AUC=0.76)和SBP(AUC=0.77)与院内死亡率相关性强于LVEDP(AUC=0.62)和PP(AUC=0.64)。结论SBP/LVEDP比值有助于STEMI病人PCI治疗期间梗死面积的评估。

腺苷联合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再灌注损伤及心功能的保护作用研究

陈涛,周致远,袁明,魏天龙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 研究腺苷联合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灌注损伤及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诊治的126例老年急性STEMI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3例。对照组在PCI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研究组在PCI基础上加用腺苷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病人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实验(TIMI)血流分级、矫正TIMI帧数(CTFC);比较治疗后两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再灌注损伤发生率;检测治疗前后病人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结果两组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FC帧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ACE发生率、再灌注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K-MB、cTnI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LVEF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LVEDd、LVESd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腺苷联合替罗非班能够有效降低老年急性STEMI病人PCI术后再灌注损伤,保护心功能。

急性心血管事件后病人家庭类型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谭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急性心血管事件后病人家庭类型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并分析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肾内科门诊就诊的急性心血管事件后病人110例,根据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将研究对象的家庭分为3种类型:平衡型家庭30例、中间型家庭32例及极端型家庭48例。收集病人的一般资料,采用Herth希望指数(HHI)评价病人的希望水平。分析急性心血管事件后病人家庭类型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急性心血管事件后病人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各组希望水平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极端型家庭病人希望水平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高于平衡型和中间型(P<0.05),且中间型高于平衡型(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家庭类型与希望水平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具有相关性(P<0.05或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极端型家庭是急性心血管事件后病人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急性心血管事件后极端型家庭病人希望水平高于中间型和平衡型家庭病人,且是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

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浆Hcy水平与血压、心肌酶、心功能、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杨云仙,任美琴,秦思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肌钙蛋白I(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冠状动脉病变积分(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H型高血压合并AMI病人128例,并检测血清Hcy、TnI、CKMB、NT-proBNP水平,测量SBP、DBP,心脏彩超测LVEDD、LVEF,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判定Gensini积分。分析血浆Hcy水平与血压、心肌酶、心功能、Gensini积分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Hcy水平与TnI、CKMB、NT-proBNP、LVEDD及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SBP、DBP与TnI、CKMB、NT-proBNP、LVEDD及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Hcy与DBP、SBP呈负相关。结论H型高血压病人发生心肌梗死时,Hcy越高,心肌梗死面积越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心肌损伤越重,心脏扩大概率越大,心功能越差,导致血压降低,预后变差。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外周血miR-486、miR-150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向琳,邓秋菊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外周血miR-486与miR-150水平,并探讨二者对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8月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AMI病人13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0例被诊断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56例被诊断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另选择同期健康成年志愿者10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外周血miR-486和miR-150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病人外周血miR-486和miR-15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miR-486对AMI病人诊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732(P<0.001),敏感性为0.564,特异性为0.848;miR-150对AMI病人诊断的AUC为0.681(P<0.001),敏感性为0.516,特异性为0.793。与对照组比较,STEMI和NSTEMI病人外周血miR-486和miR-15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STEMI病人外周血miR-486、miR-150水平均显著高于NSTEMI病人(P<0.05)。miR-486对STEMI病人诊断的AUC为0.701(P<0.001),敏感性为0.574,特异性为0.798;miR-150对STEMI病人诊断的AUC为0.641(P<0.001),敏感性为0.794,特异性为0.429。miR-486对NSTEMI病人诊断的AUC为0.785(P<0.001),敏感性为0.835,特异性为0.674。miR-150对NSTEMI病人诊断的AUC为0.736(P<0.001),敏感性为0.819,特异性为0.577。结论 AMI病人外周血miR-486、miR-150水平显著升高,对AMI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且miR-486、miR-150对STEMI和NSTEMI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miR-486和miR-150可能是诊断AMI的合适生物标志物。

miR-210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诊断价值

李力军,叶家欣,唐忠志,王忠强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 分析miR-210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血浆中的表达变化,探讨miR-210在诊断AMI中作为新的生物标志物的潜在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因急性胸痛发作6 h内急诊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最终确诊为AMI的病人65例作为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病人40例作为UAP组。另选取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miR-210表达水平及肌钙蛋白T(cTnT)水平。分析血浆miR-210与cTnT的相关性及血浆miR-210、cTnT对早期诊断AMI的价值。结果AMI组miR-210、cTnT水平明显高于UAP组(均P<0.01);miR-210与cTnT水平呈正相关(r=0.644,P=0.000);miR-210、cTnT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5、0.878;miR-210、cTnT联合检测的AUC值为0.933[95%CI(0.887~0.978),P=0.000]。结论血浆miR-210可能是早期诊断AMI潜在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心脉隆注射液对风湿性心脏病病人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及心功能的影响

段长恩,苏国宝,刘晓晨,王俊华,周朝元,崔勤涛,韩培立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 观察心脉隆注射液对风湿性心脏病病人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住院的69例风湿性心脏病病人,分为对照组(33例)与治疗组(36例)。两组病人均接受强心、利尿及营养心肌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FABP、B型钠尿肽(BNP)含量及超声心动图心脏功能指标的变化,并比较两组病人的平均住院费用。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H-FABP、BNP显著下降,超声心动图心脏功能指标明显好转,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平均住院费用未明显增加(P>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可以显著降低风湿性心脏病病人的血清H-FABP、BNP水平,有效改善心功能,但并不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

冼绍祥教授治疗冠心病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分析和经验总结

汤慧敏,叶宝倩,冼绍祥,王陵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冼绍祥教授辨治冠心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冼绍祥教授治疗冠心病的医案,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运用该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冼绍祥教授治疗冠心病的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对筛选出的296张处方进行分析,确定证素病机、处方规律、用药频次、药物关联等。结论冼绍祥教授辨治冠心病侧重“伏痰、伏瘀、气虚”三因,用药以行气豁痰、活血化瘀、通阳散结为主,兼顾益气养阴,体现其“泻实补虚、标本兼顾、三因制宜”的临证经验。

稳心颗粒预防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

李健洪,朱杏谊,吕自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对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预防效果及对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成功的冠心病病人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从手术日起采用常规西药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手术日开始服用稳心颗粒,1袋/次,每日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6个月再狭窄发生率,检测两组血清CGRP和HMGB1水平,并比较两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SAQ(心绞痛发作情况、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治疗满意程度)评分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再狭窄发生率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16%,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28%,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GRP和HMGB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稳心颗粒能减少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抑制血清CGRP和HMGB1水平可能是其作用途径之一。

PCI术前Lp(a)、MAU蛋白水平与冠心病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关系研究

张静,赵会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血清脂蛋白(a)[Lp(a)]、尿微量白蛋白(MAU)水平与冠心病病人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接受PCI治疗的120例冠心病病人,随访12个月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失访4例、死亡4例。将再次发生冠状动脉狭窄的病人33例作为再狭窄组,未再出现冠状动脉狭窄的79例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一般资料、血清Lp(a)、MAU水平,探讨Lp(a)、MAU水平与病人发生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关系。结果 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血肌酐、尿酸、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吸烟史、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支架直径、支架长度、规范用药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狭窄组血清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再狭窄组Lp(a)、MAU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I术前Lp(a)、LDL-C、MAU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病人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PCI术前病人的Lp(a)、MAU水平升高会增加冠心病病人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风险。

早期综合性康复干预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病人心脏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胡江乔,李贵华,宋丽芬,赵晓静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性康复干预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病人心脏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9例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病人分为干预组(63例)与对照组(56例)。对照组术后仅行常规康复护理、健康教育、康复训练;干预组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综合性康复干预。比较两组心脏康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心绞痛发作率较对照组低,疾病认知情况、血脂水平、生活质量、心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性康复干预使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病人在心脏康复及生活质量方面显著获益。
神经科疾病临床观察/研究

脑血疏口服液治疗急性脑卒中合并脑微出血的临床研究

廖春华,刘睿,焦卉朵,何珊珊,吴群强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脑血疏口服液治疗急性脑卒中合并脑微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病人血清钙结合蛋白B(S100B)、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 80例急性脑卒中合并脑微出血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血疏口服液,1支/次,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脑微出血病灶数目及血清中IL-6、S100B、VEGF水平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试验组NIHSS 评分、MRS评分、脑微出血病灶个数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试验组病人血清中IL-6、S100B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脑血疏口服液对急性脑卒中合并脑微出血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血管形成,改善神经功能。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自闭症患儿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仇爱珍,刘晓鸣,杨忠秀,李新剑,王敏,吴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自闭症患儿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4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收治的自闭症患儿9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与治疗组(49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格里菲斯发育评估量表(GDS-C)及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4.0)评分,观察治疗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ABC评分及CA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GDS-C量表中粗大运动、个人-社会、听力语言、手眼协调、视觉表现及实际推理领域的裸值及百分数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粗大运动、手眼协调及实际推理领域的裸值及百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个人-社会、听力语言及视觉表现领域的裸值及百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儿童生活质量自评量表及父母代评量表中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角色功能及总体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儿童生活质量自评量表及父母代评量表中各领域评分及总体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1例病人出现恶心(自行好转),1例病人出现一过性头痛,其余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可明显缓解自闭症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发育,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神经内镜下经单侧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对垂体瘤病人术后血清IGF-1水平的影响

屈浙,田军,胡昱红,苏白玉,王坤,檀浩鹏,李建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单侧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对垂体瘤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疾病复发情况、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及手术切除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60例垂体瘤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用神经内镜下经单侧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对照组采用显微镜下经单侧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术后第1天对比两组手术情况、肿瘤切除效果、入院时及术后第1天血清IGF-1水平变化情况、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疾病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肿瘤完全切除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清IGF-1水平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经单侧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效果显著,创伤小,可改善血清IGF-1水平,提高肿瘤切除效果,且安全性较好,疾病复发率较低。

参麦注射液联合胎盘多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

史跃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胎盘多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效果及对心肌功能与神经相关蛋白的影响。〖HT5”H〗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我院接诊的12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通过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使用胎盘多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均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检测β-内啡肽(β-EP)、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及临床疗效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CK-MB、cTnT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ES、β-EP、MBP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头痛消失、呕吐消失及意识清醒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胎盘多肽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心肌功能与神经功能,缓解临床症状。

平衡针治疗晕动病的疗效观察

张宇,杨圣洁,王亚卓,方勇,卢岩,李岩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平衡针法治疗晕动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6年9月山东中医药大学有晕动病史的40名在校学生,均能被诱发出现程度不一的晕动病症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平衡针组,每组20例。平衡针组以升提穴为主穴,配以胃痛穴、胸痛穴、头痛穴针刺治疗。每周2次,共治疗5周。对照组观察期间不予治疗。两组均通过装置诱发晕动并记录治疗前后格瑞比尔(Graybiel)评分。结果治疗后,平衡针组Graybiel晕动病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平衡针法治疗晕动病效果显著,操作安全,起效迅速。
经验交流

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方联合曲美他嗪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及TNF-α、IL-6、TGF-β水平的影响

王志倩,庞亚平,董宝琴,孙丹彬,马金艳,王瑞强,张瑞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方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病人的疗效及对心肌功能及相关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所有病人均给予常规西药标准化治疗,对照组加用曲美他嗪,每次20 mg,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方,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检测病人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并测量6 min步行距离(6MWT);检测血清免疫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进行中医证候评分,评价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LVEF、6MWT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LVESV和LVEDV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NF-α、IL-6、TGF-β含量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利水方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病人,能够明显改善病人心功能,调节免疫指标,提高疗效。

高渗盐溶液联合呋塞米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人体重和血清肌酐水平的影响

郭其,吕宝燕,王浩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 评估高渗盐溶液联合呋塞米治疗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病人体重及血清肌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8月我院进行高渗盐溶液联合呋塞米治疗的ADHF病人47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人经过一阶段静脉注射呋塞米常规治疗后,再进行静脉注射呋塞米(250 mg)联合高渗盐溶液(3% NaCl溶液,150 mL)治疗,2次/日,平均治疗时间为2.3 d。比较常规治疗和高渗盐溶液联合呋塞米治疗后ADHF病人体重和血清肌酐水平。结果 与常规治疗相比,高渗盐溶液联合呋塞米治疗后病人体重明显降低,但肌酐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高渗盐溶液联合呋塞米治疗有利于ADHF病人体重减轻,对于静脉注射呋塞米不敏感的ADHF病人是一个有效的选择。

丹红注射液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及对NT-proBNP水平的影响

钟慧,郑文琦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对心功能、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病人10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处理,对照组口服卡托普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疗程均为10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心功能、NT-proBNP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用力肺活量)上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氧分压(PaO2)上升,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P<0.05);观察组PaO2高于对照组, PaCO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上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NT-proBNP水平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可改善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心功能,降低NT-proBNP水平。

高剂量辅酶Q10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心室重构的临床研究

魏云杰,张密,许海军,陈佳娟,高振,程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高剂量辅酶Q10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室重构的影响,并探讨相应机制。方法将80例扩张型心肌病病人分为对照组(46例)与试验组(34例)。对照组给予辅酶Q10 10 mg,每日3次。试验组在病情稳定的基础上逐渐加量辅酶Q10至50 mg,每日3次。共治疗6个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心脏大小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估治疗前后血清氧化应激、炎症水平、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TIMP-2)的改变。结果治疗后,试验组6 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辅酶Q10能够改善机体炎症及氧化应激水平,并能降低MMP-2、TIMP-2水平(P<0.05)。结论高剂量辅酶Q10能够改善扩张型心肌病病人心功能,减轻甚至逆转心室重构,这一作用可能与其抗炎、抗氧化及降低MMP-2、TIMP-2水平相关。

王新志教授应用瓜蒌桂枝汤合止痉散治疗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经验总结

杨海燕,刘彩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王新志教授方选瓜蒌桂枝汤合止痉散加减,并根据临床症状随证加减。瓜蒌桂枝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瓜蒌桂枝汤主之”,方药组成:瓜蒌根2两,桂枝3两,芍药3两,甘草2两,生姜3两(切),大枣12枚。此方主要用于治疗太阳汗出恶风之柔痉,此方以桂枝汤为基础,桂枝汤用药刚柔相济,开阖相佐,除调和营卫,解肌祛邪外,还有调理脾胃,调和气血之效。

中频电治疗联合四子散热敷对心脏介入术后综合征的影响

李杰,林小丽,雷艳球,黄文静,肖文娟,吴锦芳,冯结仪,王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中频电治疗联合四子散热敷对心脏介入术后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入住心血管科行心脏介入术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中频、四子散热敷。观察两组术后综合征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腰背部及下肢疼痛(VAS)评分、睡眠(SR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频联合四子散热敷可一定程度改善心脏介入术后综合征。

心力衰竭病人vWF、VPO1、NT-proBNP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常淑平,俎小华,谢泞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病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过氧化物酶1(VPO1)、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特点及其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87例心力衰竭病人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9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vWF、VPO1和NT-proBNP水平,并分析其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vWF、VPO1与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Ⅳ级病人vWF和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Ⅱ级、Ⅲ级病人(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Ⅱ级、Ⅲ级病人(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病人VPO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WF、NT-proBNP与LVEF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11、0.572,P<0.05);VPO1与NT-proBNP无相关性(r=0.341,P>0.05)。结论心力衰竭病人vWF、VPO1与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vWF和NT-proBNP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有关,而VPO1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无明显关系。

脑血疏口服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侯剑,任清惠,张毅,封浪浪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脑血疏口服液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血肿清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7例)。两组均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脑血疏口服液。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压、血肿周围水肿量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49%)高于对照组(72.34%,P<0.05)。治疗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肿周围水肿量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血疏口服液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血肿清除效果较好。

缺血性卒中病人肾小球滤过率及尿微量蛋白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邵元,刘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病人肾小球滤过率(GFR)及尿微量蛋白水平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86例。根据发病后3个月神经心理学评分分为认知障碍组(32例)及无认知障碍组(54例)。测定所有病人的GFR及尿微量蛋白水平,分析GFR及尿微量蛋白与认知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认知障碍组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评分与GFR水平显著低于无认知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障碍组尿微量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转铁蛋白、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无认知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缺血性卒中病人MoCA评分与GFR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21,P<0.001),而与尿微量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转铁蛋白、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625、-0.473、-0.386、-0.552、-0.512,P<0.05)。结论缺血性卒中病人GFR及尿微量蛋白水平与认知损害相关。